,带着点小惩罚的意味,“明天早读课,我可要在‘错题本’上给你记一笔,让你当着全班学生的面‘罚抄’——抄十遍‘偷袭珍珠港的影响’。”
“别啊苏老师。”
陆承宇突然翻身,把苏晚轻轻压在身下。
窗外的风掀起窗帘一角,月光恰好落在床头柜的历史课本上,“广岛长崎原子弹投放”
的章节露在外面,黑白照片里的蘑菇云像朵诡异却震撼的花。
他的膝盖轻轻抵着她的膝盖,声音里带着讲课时特有的抑扬顿挫:“我的答案是‘两颗原子弹日德投降’!”
苏晚的笑声在黑暗里炸开,清脆得像课堂上学生们听懂了她的冷笑话时的反应。
她的手指在陆承宇的背上慢慢划着,把“日德投降”
四个字写得歪歪扭扭,指甲尖偶尔蹭过他的皮肤,惹得他轻轻颤栗:“算你蒙对了。
不过……”
她突然借着月光翻身,反客为主把陆承宇压在下面,教案本再次“啪”
地拍在他胸口,红钢笔从纸页间滚出来,落在他的锁骨上,“附加题来了——‘诺曼底登陆’的行动代号是什么?限时十秒,答不出来,今晚‘留堂’。”
陆承宇的鼻尖轻轻蹭着苏晚的锁骨,那里的皮肤像绸缎般光滑细腻,比他珍藏的1944年盟军作战地图还要柔软。
“是‘霸王行动’。”
他的牙齿轻轻咬了咬苏晚的耳垂,声音里带着得逞的笑意,“就像我现在这样,‘登陆’成功,占领‘敌方阵地’。”
他的手慢慢滑进苏晚的睡衣下摆,指尖触到她腰侧软乎乎的肉——比刚结婚时多了些,却让他觉得格外安心,像极了他讲“敦刻尔克大撤退”
时,在地图上特意标出的缓冲地带,看似多余,实则藏着让局势逆转的生机。
书桌上的闹钟突然“叮铃铃”
响起来——十一点整,这是他们约定的“熄灯时间”
,为了不影响第二天早自习,苏晚特意定的。
但此刻,谁也没有动。
陆承宇的手指在苏晚的教案本上慢慢翻着,刚好停在“雅尔塔会议”
那页:三大国领导人握手的照片旁,苏晚用红笔写着“合作才能共赢”
,字迹边缘还能看到被泪水洇过的浅痕。
“还记得这页吗?”
陆承宇的声音软下来,指尖轻轻摸着那些洇痕,“去年你因为‘谁主备校级公开课’跟我吵架,躲在办公室哭,我拿着热奶茶去找你,说‘雅尔塔会议都能求同存异,咱们俩还不能吗’。”
苏晚的脸颊贴在他的胸口,能听见他有力的心跳,像历史课上播放的战役背景音,沉稳又安心。
“当时你还说,我这是‘用历史梗敷衍你’。”
她的声音带着点委屈,却又藏着笑意,“结果最后,还是跟我一起备了课。”
第三节:讲台上的默契
第二天早自习的铃声还没响,苏晚已经站在了高一(3)班的讲台上。
白色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今日背诵:珍珠港事件的历史影响”
,字迹比平时更有力道,每个字的尾钩都翘得像只骄傲的小鸟——连她自己都没察觉,这是昨晚被陆承宇“夸”
了之后的下意识反应。
后排的陆承宇抱着高三(1)班的作业本经过,目光在她的背影上轻轻停了停,恰好看见她衬衫领口露出的银色战舰书签,在晨光里闪着细碎的光,像藏在衣领里的小秘密,只有他能看懂。
“苏老师,您今天气色真好啊。”
课代表把收齐的作业递过来,目光不经意扫过苏晚的脖子——那里有块淡淡的红痕,被衣领遮了大半,像不小心蹭到的粉笔灰。
苏晚的脸颊突然烫,想起昨晚陆承宇在她耳边说的“这是‘占领区’的标记,证明你是我的‘战利品’”
,当时他的牙齿还在那片皮肤上轻轻磨着,像在啃咬一件珍贵的历史文物,又痒又麻,让她忍不住攥着他的头讨饶。
“大概是昨晚睡得好。”
苏晚赶紧接过作业本,假装翻页掩饰慌乱,却没注意到课代表眼里的笑意——这届学生早就看出,他们俩的“历史梗”
里,藏着不一样的甜。
陆承宇在高三(1)班讲“战后国际秩序”
时,突然在“联合国成立”
的ppt旁边,插入了一张珍珠港事件的对比图。
学生们瞬间哄堂大笑,前排的班长举手调侃:“陆老师,您是不是串讲成苏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