姨笑着递过来一碗豆腐脑,上面撒满了虾皮,“她走之前特意交代,您的豆腐脑要多放虾皮,还得是昨天刚晒好的新虾皮。”
林墨舀了一勺豆腐脑,鲜得恰到好处,心里突然暖暖的。
他看向摊前的老太太,老太太正对着他笑,用左手比了个“好”
的手势,虽然动作缓慢,却满是善意。
这时,苏晓燕来一条微信,附带一张照片:她穿着白色护士服,站在社区医院的护士站,胸前别着工作牌,笑得眉眼弯弯。
文字里写着:“林医生,我报到啦!
张叔他们把早餐摊照顾得很好,您要是想吃芝麻饼,就让张叔给您留着,我晚上回来做!”
林墨回复了个“加油”
的表情,抬头时,看见朝阳正好爬过巷口的屋顶,金色的光洒在早餐摊前,洒在张叔翻搅油条的手上,洒在李姨收钱的笑脸上,也洒在老太太捡芝麻的竹筐里。
空气中的芝麻香、油条香、豆浆香混在一起,成了清晨最治愈的味道。
他突然觉得,所谓生活的暖意,从来不是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有人愿意为你调慢擀面杖的节奏,有人愿意帮你扛起早餐摊的担子,有人愿意在凌晨四点的巷口,为你留一碗热乎的豆腐脑。
这些细碎的善意像芝麻粒一样,不起眼,却能在岁月里,酿出最醇厚的香。
那天的手术,林墨做得格外顺利。
下台时,主任拍着他的肩膀说:“看来你状态真的调整好了,手稳得很!”
林墨笑着说:“可能是楼下的早餐摊,给了我最好的‘麻醉剂’吧。”
傍晚回家时,他特意绕到早餐摊,张叔正收拾东西,老太太坐在轮椅上,手里拿着个油纸包。
看见林墨,老太太颤巍巍地把油纸包递过来,苏晓燕从后面走出来,笑着说:“这是我妈让我给您留的芝麻饼,她说您今天做手术,吃芝麻养脑。”
林墨接过芝麻饼,指尖传来熟悉的温度。
他咬了一口,甜香在嘴里散开,和小时候父亲做的味道一模一样。
巷口的路灯亮了,暖黄的光落在他们身上,像一层温柔的纱。
林墨突然明白,有些温暖,会像这凌晨四点的芝麻香一样,永远不会消散,会在平凡的日子里,悄悄治愈每一个需要被温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