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温柔地呼吸,一下又一下,安抚着林薇疲惫不堪的心灵。
她把手机埋在抽屉深处,仿佛要将那些烦恼和痛苦都一并埋葬。
每天,她都会静静地坐在礁石上,看着太阳从海平面缓缓升起,金色的阳光一点点将海水染成蜂蜜般的颜色,那温暖的光芒似乎也照进了她心里,将那些阴霾一点点融化。
第五天傍晚,当夕阳给海面铺上一层橙红色的纱衣时,手机突然震动起来,是一条陌生号码来的短信:“我是苏晴的姐姐,她住院了。”
林薇的心跳瞬间像被一只大手紧紧抓住,卡在了喉咙处。
她心急如焚地赶到市精神卫生中心,只见苏晴正静静地坐在花园的长椅上,手里捏着一片银杏叶。
阳光透过叶隙,斑驳地落在她脸上,此刻的她没了往日的歇斯底里,眼神平静得像一面深邃的镜子,仿佛换了一个人。
“医生说我是双相情感障碍。”
苏晴把银杏叶递给林薇,那叶片的脉络清晰得像一张人生的地图,仿佛在诉说着她内心的曲折。
“不是因为张哲,是我本来就住在情绪的悬崖边,他只是不小心推了我一把。”
她轻声地诉说着小时候的事,声音轻得像一阵风,却又像重锤一样敲打着林薇的心。
父母总是无休止地吵架,小小的她半夜躲在衣柜里,听着外面的争吵声,只能默默地数着柜子里的鞋子,每数一双,心里的恐惧就多一分;中学时,因为同学一句说她胖的玩笑话,她便三个月只吃苹果,把自己折磨得不成人形;遇到张哲后,她就像一个在茫茫大海中抓住浮木的溺水者,把所有生存的希望都毫无保留地系在了对方身上。
“我不是故意要拖累你,”
苏晴的眼泪一滴一滴地落在银杏叶上,那叶片仿佛也承受不住这份沉重,微微颤抖着,“就像感冒会传染,我的坏情绪也会”
林薇突然想起苏晴总在深夜里带着哭腔说“只有你了”
,想起她把保温桶擦得锃亮时那认真又执着的样子,想起她手机壁纸一直是两人大学时的合照,照片里的她们笑得那样灿烂。
那些曾经被她视为负担的纠缠,原来都是一个生病的灵魂在笨拙地向她求救啊。
离开医院时,苏晴的主治医生对林薇说:“她第一次主动提起要治疗,是因为你吼了她那天。
有时候,拒绝也是种唤醒。”
第五节:重生的能量
林薇回到单位,在办公桌的显眼位置摆了一盆向日葵。
每当阳光明媚的午后,那花盘就会像个追光的孩子,慢慢地转向窗外,追逐着阳光的脚步。
她重新投入到“城市正能量”
系列的创作中,这一次,她写了深夜便利店店员看到流浪者饥寒交迫,主动拿出便当为他加热,店员脸上那温暖的笑容仿佛能驱散冬夜的寒冷;写了暴雨倾盆时,两个陌生人在街头相遇,共撑一把伞,彼此陌生却又相互依靠,雨水打湿了他们的肩膀,却温暖了彼此的心;还写了心理诊所花园里那些正在康复的人们,他们脸上洋溢着对生活重新燃起的希望,尽管步伐蹒跚,但每一步都充满力量。
苏晴每周三下午会准时打来电话,电话那头传来的背景音是舒缓的音乐,仿佛带着治愈的魔力。
“今天做了绘画治疗,”
她的声音带着笑意,那是一种劫后重生的喜悦,“老师说我画的向日葵太张扬,花盘比脸还大。”
她不再提张哲,开始兴奋地说新认识的病友,说护士教她的呼吸法,说楼下小卖部的猫生了三只可爱的崽,每一件小事都能让她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部门庆功宴上,灯光璀璨,林薇的报道凭借其温暖人心的内容获得了年度最佳人文奖。
她站在台上,眼中闪烁着光芒,说道:“温暖不是强迫自己接住所有负面情绪,而是懂得留出透气的缝隙,既能保护自己,也能给对方成长的空间。”
台下的同事们不知道,这段话是苏晴昨天在电话里说的,那是她们共同成长的感悟。
深夜加班时,林薇偶尔会轻轻打开苏晴寄来的画。
画里,两个女孩坐在向日葵花田里,左边的笑得露出虎牙,右边的举着画笔,背景是大片大片灿烂的金黄,仿佛整个世界都被阳光填满。
画的背面写着:“谢谢你没让我掉进黑洞,也谢谢你相信我能自己爬出来。”
窗外的霓虹灯次第亮起,将城市装点成一片璀璨的星河。
林薇的指尖在键盘上轻快地跳跃,写下新的标题:《情绪会传染,但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