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改成了“继续保持乐观心态,定期复查”
,医生的字里行间都透着激动,“你这‘歌声疗法’比啥药都管用,我得把你的案例当成教材!”
周明远的手指在报告上敲着节奏,像在打拍子:“您看,我就说吧!
心情好,病就好得快!”
他从包里掏出个录音笔,按下播放键,里面传来学生们稚嫩的合唱声——是上周班会课,孩子们偷偷给他录的《明天会更好》,“孩子们说,等我彻底好了,要在毕业典礼上给我伴舞呢!”
走廊里的电视正播着养生节目,专家说“积极情绪能增强免疫力,促进身体自愈”
。
周明远对着屏幕里的专家敬了个礼,蓝布衫的衣角在风中扬起,像面小小的旗帜,上面写满了“不认输”
的勇气。
第四节:教室外的课堂
周明远的“户外音乐课”
渐渐成了青溪镇的风景。
每天清晨,老槐树下都围着不少人,有背着书包的学生,有买菜的主妇,有晒太阳的老人,连镇卫生院的医生都成了常客,每次来都笑着说“听周老师唱歌,比吃降压药管用,血压都稳了”
。
这天他正教大家唱《明天会更好》,调子刚起,突然看见林晓雨背着书包站在人群外,眼圈红红的,像只受了委屈的小兔子。
“晓雨?咋了?模拟考没考好?”
周明远赶紧把音响调小,快步走过去,蓝布衫的袖子轻轻搭在她肩上——这是他安慰学生的招牌动作,带着粉笔灰和阳光的味道,总能让孩子们平静下来。
林晓雨的眼泪“啪嗒”
掉在书包上,洇湿了上面绣着的五角星:“周老师,我爸……我爸说家里没钱供我上高中了,让我去深圳打工,还说女孩子读书没用……”
她的成绩稳居年级前十,梦想是考上师范大学,像周明远一样当老师,把知识传给更多孩子。
周明远的歌声戛然而止,老槐树下的人群瞬间安静下来,连风吹树叶的声音都听得清清楚楚。
他突然拍了下手,红马甲在晨风中鼓起,像团燃烧的火焰:“同学们,乡亲们,咱们来个‘梦想众筹’!”
他的声音洪亮,带着股让人信服的力量,“晓雨是个好苗子,不能让她因为钱放弃梦想!
咱们每天少花一块零花钱,凑够晓雨的学费!
我先来——”
他从兜里掏出张存折,高高举起来,“这是我准备看病的钱,先垫上!
你们的‘众筹款’不用急着还,等将来晓雨当了老师,十倍还回来,好不好?”
“好!”
人群里爆出整齐的应答声。
卖豆腐脑的王婶第一个把钱塞进林晓雨手里,是几张皱巴巴的零钱:“孩子拿着,婶每天多卖十碗豆腐脑,就够你一天的饭钱!”
张大爷把鸟笼往树杈上一挂,从怀里摸出个布包,里面是他给孙子攒的压岁钱,全是硬币:“这钱给晓雨,买文具,买书本!”
镇卫生院的医生也走过来,递上个红包:“这是我们卫生院全体职工的一点心意,晓雨,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当老师,为青溪镇争光!”
歌声重新响起时,带着股温热的劲儿,比平时更动人。
周明远的声音有些沙哑,破音的地方被大家的合唱盖住,像无数颗星星,把他的声音托得高高的。
林晓雨的手指在书包上攥出红痕,突然跟着唱起来,眼泪和笑容在脸上搅成了蜜——她知道,自己的梦想,不会熄灭了。
第五节:永不褪色的红马甲
一年后的教师节,青溪镇中学的操场上搭起了五彩缤纷的舞台。
周明远穿着崭新的红马甲,胸前别着“全国优秀教师”
的奖章——是学生们用易拉罐拉环串的,虽然不名贵,却闪着细碎而温暖的光。
他的脸色红润,声音洪亮,完全看不出曾是个癌症患者。
台下的林晓雨穿着市重点高中的校服,手里捧着个相框,里面是周明远的ct片,被她用彩笔涂成了彩虹的颜色,还画了个大大的笑脸。
“周老师,您看!”
她举着相框,声音清脆,“您的‘肿瘤’被我们的歌声吓跑啦!
现在它变成了彩虹,代表着希望!”
她的身后站着“夕阳红合唱团”
的成员,退休教师们举着自制的歌词牌,上面的字迹歪歪扭扭,却透着股认真劲儿,还有几个当年的“数学困难户”
,正举着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