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重,成了魔。”
他顿了顿,轻轻抚摸着佛骨舍利,眼中满是感慨,“其实,他从未想过害人,只是想让世人知道,佛也有怒的时候。”
后来,慧觉离开报恩寺,踏上了云游四方的旅程。
他走遍了中原大地,见过繁华的都市,也到过偏僻的乡村。
他见过为了救百姓而怒斩贪官的清官,那清官的眼神中透着正义与决绝,虽怒目而视,却满是对百姓的慈悲;他也见过为了感化恶人而甘愿受辱的隐士,那隐士低眉顺眼,以无尽的宽容与耐心,试图唤醒恶人的良知。
他终于明白,玄清师父的话——心有慈悲,怒目也是菩萨;心藏邪念,低眉亦是金刚。
晚年时,慧觉回到了报恩寺。
他在后山开了个药圃,种满了艾草和雄黄。
那药圃里,弥漫着淡淡的草药香,仿佛能驱散世间一切病痛与邪恶。
有人问他,还会做那个金刚菩萨换脸的梦吗?他笑着摇头:“不用做梦了。”
在他的禅房里,挂着一幅自己画的画。
画上没有佛,没有菩萨,只有一个普通人,左手拿着药锄,右手握着利剑,站在田间,笑得一脸平和。
那笑容中,透着对生活的热爱,对众生的关怀,以及对佛法的深刻领悟。
画的旁边,题着一行字:“佛在世间,相由心生。”
那截佛骨舍利,被他埋在了药圃里。
每年春天,那里都会长出一株奇特的植物——叶子像莲花,根茎像降魔杵,开出来的花,一半是金色,一半是红色。
慧觉说,那是心佛的样子。
它象征着慈悲与力量的融合,是佛法在世间最真实的体现。
在这株植物上,慧觉看到了世间万物的平衡与和谐,也看到了每个人心中都潜藏着的佛性。
只要心怀慈悲,坚守正义,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己心中的佛,照亮世间的黑暗,守护人间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