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金刚与菩萨的凝视
报恩寺,这座隐匿于青山绿水间的古刹,仿佛被岁月遗忘的明珠,静静散着古朴而神秘的气息。
每至清晨,晨钟悠悠响起,那声音仿佛带着三分湿意,穿透薄雾,萦绕在寺宇的每一个角落。
慧觉,一个年轻的小和尚,此刻正握着扫帚,准备开始一天的清扫工作。
他的手还在微微颤,掌心那厚厚的茧子被清晨的露水浸得白,那是日复一日劳作留下的痕迹。
佛堂,是寺里最为庄严肃穆之地。
门槛在慧觉无数次的清扫中,被磨得亮,仿佛一面镜子,倒映着岁月的更迭。
每次弯腰清扫,慧觉都会不由自主地望向那尊怒目金刚像。
那琉璃眼珠在晨光的映照下,折射出冰冷而锐利的光,仿佛能洞察世间一切罪恶。
金刚眉骨高耸,犹如险峻的山峰,獠牙外露,透着一股令人胆寒的威严。
他右手紧紧握着降魔杵,那降魔杵仿佛有千钧之力,仿佛下一秒就要砸向世间的一切邪恶,扞卫佛法的尊严。
而在不远处,慈心菩萨则以截然不同的姿态静立着。
她永远低眉顺眼,眼神中满是慈悲与温柔,仿佛能包容世间所有的苦难。
玉瓶里的甘露,仿佛无穷无尽,一滴一滴,永远滴不完,在莲花座上积成小小的水洼,那水洼清澈见底,宛如菩萨纯净无暇的内心。
“慧觉,什么呆?”
负责洒扫的师兄不知何时来到慧觉身后,轻轻拍了拍他的后脑勺。
慧觉猛地回过神来,手中的扫帚“哐当”
一声撞在供桌腿上,震得烛火一阵摇曳,那闪烁的光影在墙壁上跳跃,仿佛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声响惊扰。
慧觉盯着金刚的脸,心中的疑惑如潮水般涌起,忍不住挠了挠光亮的光头,问道:“师兄,为啥金刚要瞪眼睛?菩萨就不能也厉害点吗?”
师兄被问得一愣,随即笑骂道:“小屁孩懂什么?金刚是管打架的,菩萨是管哄人的。”
这个答案显然没让慧觉满意,他心中的疑惑非但没有解开,反而愈强烈。
趁着师兄不注意,他偷偷爬上供桌,小心翼翼地凑近金刚的眼睛。
这才现,原来那琉璃眼珠后面,刻着极小的“慈悲”
二字,那字迹纤细如丝,被怒目的纹路巧妙地遮掩着,若不细看,根本现不了。
而当他的目光移向菩萨时,竟在菩萨衣褶的隐秘处,现了一把微型的剑,剑身精致小巧,却刻着“降魔”
二字,透着一股无形的力量。
“师父!
师父!”
慧觉像现了天大的秘密,连滚带爬地冲进禅房。
此时,玄清禅师正在专心致志地抄写《心经》,墨汁在洁白的宣纸上晕开,恰似一朵盛开的黑色莲花,散着淡淡的墨香。
“金刚眼里有慈悲,菩萨衣里有剑!”
慧觉的声音带着急促的喘息,仿佛刚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冒险。
玄清禅师却只是淡淡一笑,目光从经文上抬起,温和地看着慧觉,缓缓说道:“相由心生。
你看到的,是你想看到的。”
那天晚上,夜幕如墨,笼罩着报恩寺。
慧觉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迷迷糊糊中,他做了个梦。
梦里,他竟变成了金刚,手持降魔杵,威风凛凛。
然而,那些轻飘飘的鬼魅却异常狡猾,无论他如何挥舞降魔杵,都无法击中它们。
随后,场景突然转换,他又变成了菩萨,手中捧着玉瓶,想要给哭泣的小鬼递上甘露,可小鬼却被他衣褶里露出的剑吓得尖叫,四处逃窜。
第二节:疫病与怪影
疫病,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噩梦,比凶兆更快地降临到了这个宁静的村庄。
第七天头上,当第一个村民被抬到报恩寺门口时,众人都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只见那村民浑身长满了黑紫色的疹子,密密麻麻,犹如恶魔留下的印记。
他的呼吸声像破旧的风箱,每一次喘息都伴随着沉重的血腥气,仿佛生命正在一点点流逝。
“是‘尸斑疫’!”
一位见过世面的老僧脸色瞬间煞白如纸,声音颤抖地说道,“三百年前闹过一次,染者七日必亡,无药可解!”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恐惧的阴霾瞬间笼罩在每个人心头。
然而,玄清禅师却神色镇定,他让人打开寺门,在大雄宝殿摆上十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