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的优化与精准采购的实施,如同给御膳房这架老旧的机器更换了精密的齿轮与润滑剂,使其运转变得顺畅而高效。
月度结算时那笔可观的结余,便是最有力的证明。
然而,韦小葆深知,制度的变革若不能最终落实到“人”
的积极性上,其效果终将难以持久,甚至可能因内部的消极抵制而功亏一篑。
以往的御膳房,干好干坏一个样,甚至干得多的不如会钻营的,这种“大锅饭”
状态,是滋生惰性与腐败的温床。
是时候引入新的驱动力了。
这一日,韦小葆再次召集御膳房所有核心人员。
与之前几次会议弥漫的紧张或好奇不同,这次众人脸上多少带着些期待。
毕竟,实实在在的效率提升和资金结余,让他们隐约看到了一条不同于以往的道路。
“诸位,经过大家共同努力,御膳房面貌焕然一新,成效卓着。”
韦小葆开门见山,先肯定了成绩,随即话锋一转,“然,功必赏,过必罚,方能持久。
以往赏罚不明,勤者无获,惰者无惩,此非长久之计。”
他示意两名助理将几张新绘制的表格张贴出来,标题是《御膳房各岗位关键绩效指标(kpi)试行草案》。
“从下月起,我们将试行绩效考评制度。”
韦小葆解释道,“何为绩效考评?简而言之,就是将各位的工作成效,用量化的指标来衡量,并与各位的切身利益挂钩。”
底下顿时响起一阵窃窃私语。
量化?利益挂钩?这又是闻所未闻的新鲜事。
韦小葆用木棍指向表格,逐项解释:
“对于采买岗位,核心指标有三:一,采购计划准确率(实际消耗与预测需求的吻合度);二,食材质量达标率(入库检验不合格批次比例);三,成本控制率(实际采购价与市场基准价的差异)。
这三项,直接关系到我们能否省钱、买到好货。”
“对于库管岗位,核心指标是:库存周转率(食材平均存放时间)、仓储损耗率(非正常损耗占比)、账实相符率。”
“对于切配、清洗等初加工岗位,核心指标是:工时效率(单位时间处理标准食材量)、作业规范符合度、物料损耗率。”
“对于烹饪岗位,”
他看向那些掌勺大厨,“指标则更侧重质量与协作:菜品出品稳定性(可通过定期盲测评分)、工时掌控率(按时出菜率)、协作配合度(在关键路径上的配合表现)。”
“甚至传菜岗位,也有指标:传菜准确率、时效达标率、器具完好率。”
每一项指标后面,都标注了具体的计算方法和数据来源,确保客观公正,尽可能减少人为评判的随意性。
“这些指标,并非要苛求大家,而是为了更清晰地界定什么是‘做得好’。”
韦小葆强调,“数据说话,胜过千言万语的主观评价。”
这时,一位资格很老的库房太监忍不住开口,语气带着担忧:“爵爷,这……如此一来,岂不是将大家都框死了?而且,若按这指标考核,做得好的,又如何?”
问到关键了。
韦小葆微微一笑,走到另一张早已准备好的公示板前,上面用醒目的朱笔写着《御膳房绩效激励方案》。
“问得好!
考核的目的,绝非惩罚,而是激励!”
他朗声道,“本月御膳房因诸位努力,结余白银共计一千八百两。
按新规,其中三成,即五百四十两,将作为绩效奖金池!”
“五百四十两!”
底下顿时一片哗然!
这可是实实在在的巨款!
以往就算有结余,也多半流入上层管事或采办的私囊,何时能落到他们这些具体干活的人头上?
“不错!”
韦小葆肯定道,“这笔奖金,将根据各位的kpi考评结果,按比例分配!
考评优者,可得数倍于常例的赏银!
考评合格者,亦有其份!
唯有考评不合格者,无缘此奖,并需进行辅导改进。”
他进一步解释道:“奖金分配,并非吃大锅饭。
我们将根据各岗位的重要性、难度系数以及指标完成度,设定不同的权重和分配系数。
例如,一位采购员若能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持续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完成采购,其节省的资金部分,将按一定比例额外重奖!
一位大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