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光滑的木纹,忍不住低声叹道:“朕的洛阳城,都没这般规整。”
两人顺着市集逛了半晌,肚子早饿得咕咕叫,正好看到一家“张氏羊汤”
摊子,蒸腾的热气裹着肉香飘过来,便径直寻了张方桌坐下。
“店家,来两碗羊汤,四个烧饼!”
杨广刚落坐,就学着旁桌客人的模样吆喝了一声,倒有几分寻常富商的自在。
摊主是个五十来岁的汉子,腰间系着油布围裙,手里的长勺“哐当”
一声敲在汤锅边,笑得满脸褶子:“好嘞!
二位客官稍等,羊汤刚熬好,热乎着呢!”
不多时,他端着两只粗瓷大碗过来,碗里奶白的汤面上飘着翠绿的葱花,撒着细碎的羊肉片,香气直往人鼻子里钻。
“二位客官,这是佐料台。”
摊主指了指桌旁的小木架,上面摆着七八个陶罐,“红的是辣椒粉,白的是细盐,黑的是胡椒粉,还有这罐孜然,撒一点在汤里,香得很!
那边瓷壶里是香醋,旁边竹筐里是香菜、葱花,您爱加多少加多少。”
他又指了指碟子里金黄的烧饼,“这是咱中原特有的五香烧饼,外酥里软,就着羊汤吃,绝配!”
说完,便乐呵呵地转身招呼其他客人去了。
杨广和始毕可汗对视一眼,都有些新奇。
两人凑到佐料台边,瞧着邻桌客人往汤里撒了勺辣椒粉、捏了点盐,也有样学样地摆弄起来——始毕可汗多放了两勺孜然,杨广则加了点香醋,搅和匀了,端起碗用勺子抿了一口。
羊汤入喉,先是一股鲜醇的肉香,接着孜然的辛香、香醋的微酸慢慢散开,暖意在胃里化开,虽比文渊做的那锅差点滋味,却多了几分市井烟火气,也是从未尝过的爽口。
尤其是这摊子收拾得干净,桌面擦得亮,连装佐料的陶罐都摆得整整齐齐,倒让两人没了往日食不厌精的挑剔,不知不觉竟各自多喝了一碗汤,又加了两个烧饼。
吃饱喝足,杨广掏出碎银子递过去,摊主接过钱,却没急着找零,反而笑着打量两人:“二位客官看着面生,怕不是本地客商吧?”
见两人点头,他又指了指斜对面挂着“菊香茶楼”
牌匾的两层小楼,“咱定襄城有规矩,喝完羊汤得去茶楼坐坐才算圆满!
那楼里的茶是江南运来的雨前龙井,最绝的是说书先生,讲起的故事,能让你忘了时辰!”
麻烦正是应在了这句“能让人忘了时辰”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