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宿主的梦 > 第54章 遇知音合奏化蝶

第54章 遇知音合奏化蝶(2 / 3)

既连着凡人的七情六欲,又托着神仙的云月清辉。

就像此刻您指尖的琵琶弦,未动时已在人心里勾出半阙《凤求凰》。”

他忽然直视对方睁大的眼睛,目光灼灼如淬了火:“您可曾觉得,每个音符都是落在时光长河里的星子?田间老汉的号子能震碎霜晨,深闺女子的琴音可漫过宫墙,它们让孤独有了形状,让千年后的人仍能触摸到某颗心的温度。”

文渊看着对方眼中的惊诧,不失时机的继续道:“音乐是灵魂的语言,也是生活的诗。

它让孤独者找到共鸣,让混乱归于秩序,让平凡焕神性。

没有音乐,生活将是一种错物。”

他指了指自己的脑袋继续道:“我只是想把脑海中突然出现的旋律记录下来,可惜我不会。”

唐嫣儿睁大了眼睛,张开了小嘴。

她并没有完全听懂文渊说的话。

可文渊那些她似懂非懂的话,却偏偏撞开了她心底某扇久闭的门。

此刻忽然明白,原来音乐从不是指尖的技艺,而是让灵魂在旋律里赤裸裸打滚的勇气。

这一刻,她觉得自己好像找到了知音,懂得了音乐的真谛,她对音乐的理解得到了质的飞跃。

她激动地走前一步,继而又转身抄起琵琶,旋即又放下了琵琶,她在按捺着激动的心情,她望向身后的燕小漾,二人眼神交会,——那双素来清冷的眼睛里,此刻竟燃着篝火般的光。

燕小漾的指尖在焦尾琴上骤然收力,一声裂帛般的铮鸣刺破空气,惊得梁上灰簌簌落下。

然而余音未散,她的手法却陡然一转,指腹轻揉琴弦,如春风化雪般将锐利尽数敛去,只余下绕梁的清韵,像月光在琉璃瓦上流淌。

这一曲起承转合间,唐嫣儿看见文渊的瞳孔微微收缩,仿佛看见故人踏雾而来。

余韵未散的琴音里,文渊袍袖翻卷如鹤羽,拂过案头半卷宣纸,墨香与残韵在空气中纠缠。

他忽然抽出狼毫,笔尖在砚台重重一蘸,浓墨顺着笔锋滴落在素笺上:“世人皆道小说是闲书,却不知这方寸纸页里,藏着照见人心的明镜,镀着理想的鎏金。”

话音未落,笔尖已如惊鸿掠水,在纸上疾走如龙。

“您笔下的侠客斩断的何止是江湖恩怨?分明是千百年来,文人墨客不肯向世俗低头的赤子魂。”

他头也不抬,字字铿锵,笔尖起落间,碎墨点点飞溅。

“小说是跨时空的共情机器!”

“是思维的舞蹈,文字的冒险!”

随着激昂的短句从唇齿间迸,案头宣纸已铺满蝇头小字,那些文字仿佛活过来般,在烛火下微微烫。

当最后一个字落下,文渊猛地掷笔,狼毫骨碌碌滚过案头,在寂静中出清脆回响。

众人被这突如其来的气势惊得屏息,下意识围拢过去,只见素笺上赫然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大纲——东晋时期,会稽郡上虞县有一女子祝英台,喜欢吟读诗书,一心想出外求学,但当时女子不能在外抛头露面,于是她乔装成男子,前往会稽郡城读书。

途中遇见了会稽郡鄮县书生梁山伯,两人一见如故,遂结伴同行。

后来,祝英台归家,梁山伯十八里相送。

分别时,祝英台暗示梁山伯自己是女子,并以家中九妹相许。

然而,梁山伯得知真相并前往祝家求婚时,祝英台已被许配给马家。

梁山伯追悔莫及,郁郁而终。

祝英台在得知后,悲痛万分。

在被迫出嫁途中,经过梁山伯的坟墓时,坟墓突然裂开,祝英台毫不犹豫地跳入其中。

随后,两人双双化为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从此相伴永不分离。

更令人震惊的是故事下方,那名为《化蝶》的歌谣。

“碧草青青花盛开,彩蝶双双久徘徊,千古传颂生生爱山伯永恋祝英台同窗共读整三载促膝并肩两无猜十八相送情切切谁知一别在楼台楼台一别恨如海泪染双翅身化彩蝶翩翩花丛来历尽磨难真情在天长地久不分开”

,文渊的字迹狂放不羁,墨迹未干便已晕染,仿佛将满腔深情都揉进了笔墨里。

就在众人惊愕之际,一缕笛声破空而来。

那声音清越而哀婉,像是从九幽黄泉飘来的呜咽,又似春日枝头新生的啼鸣。

燕小漾的睫毛剧烈颤动,突然抓起案边空白的桑皮纸,指尖如飞地记录着旋律;唐嫣儿则将琵琶横抱胸前,玉指在琴弦上反复调试,试音的叮咚声与笛声交织,起初杂乱无章,却渐渐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边军:从村民开始逐鹿天下 大明补牙匠 抗战:老李,炮兵师要不要? 你说他缺德?他根本就没有那东西 潜伏台湾:海燕的使命 被废三年后 大唐有一帮古惑仔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铁马冰河肝胆照 抗战功德林头等战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