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宿主的梦 > 第24章 遇佗哒图谋定襄城

第24章 遇佗哒图谋定襄城(2 / 4)

大隋实现统一后,突厥汗国迎来了强大的邻国。

突厥汗国无法再像从前从北周、北齐处获取大量中原物资,只能试图通过战争索取,却事与愿违。

在隋朝的反击与分化策略下,阿波可汗联合西部的达头可汗,公开对抗大可汗沙钵略。

突厥汗国就此分裂为东西突厥。

终于,佗哒开了口,说起了此番前来的真实意图:“第五公子,你这毡帐,老汉我瞧着极为便利,不知公子可有意愿做笔买卖?”

文渊没料到佗哒会提及此事,看来对方眼光着实不错。

当下便开口介绍道:“老人家,您可真有眼光。

只是我这充气帐篷,制作过程极为繁琐,关键是材料难以寻觅。

所以目前根本无法大量制作,就连我自己,也仅有这一顶。”

“那第五公子,关于这茶叶,咱们是否能商议一番?”

佗哒语气带着几分商量,“小老儿虽说如今势力大不如前,可在突厥王族里,还是能说得上话的,定能确保这茶叶商道的安全无虞。”

文渊沉思片刻,缓缓说道:“我有两个条件。

其一,半个月内,给我送来两只幼年金雕,你出价,我给银子;其二,货物需自行前往马邑去取。

我会以马邑商贾的价格将货出给您,并且保证在此地,此茶唯有您一家能够经营。”

“好!

击掌为誓!”

佗哒言罢,伸出右手,与文渊重重击了一掌。

到了午饭时分,佗哒吩咐手下送来一只收拾干净的羊。

文渊走进营帐,取出一把遮阳伞和二锅头,二人就此对坐,悠然小酌起来。

一杯酒落肚,佗哒情绪激动,站起身来,高声道:“如此美酒,公子无论如何都得给我们做这生意。”

说着,从怀中掏出一把精致匕,“这匕乃是我突厥王族的信物,突厥草原上的各个部落,见了它就不会为难你。”

文渊面露为难之色,说道:“老人家,并非我不愿与您做这生意,实在是这酒如今已有诸多商家售卖,利润已然微薄。”

佗哒听闻,哈哈大笑起来:“小兄弟果然是个实诚人,无妨。

我自有办法获取利润,只要能拿到一手货源便成。”

文渊心中虽存疑虑,但还是半信半疑地答应了下来。

佗哒唤来一人,吩咐道:“给阿史那咄苾去封信。”

文渊心中暗自思忖:呵,这事儿可越闹越大了,未来的颉利可汗都要来了!

就这样,文渊与青衣便在这处地方耽搁下来。

平日里闲暇无事,二人常与阿史那氏的族人谈天说地,一来二去,他们两人不仅仅学会很多突厥语;而且他们从牧民的絮语中,竟渐渐摸透了突厥牧民的生活方式,也深深体会到他们生活的艰辛。

逐渐拼凑出一幅游牧生活的全景图卷。

草原上的生存之道,始于牧群。

马匹不仅是奔驰的坐骑,更是战场的利器与财富的象征;牛羊则是流动的粮仓,支撑着整个部落的生计。

每当季节更迭,牧民们便如候鸟般迁徙,循着祖先踏出的路径,在夏日的山巅牧场与冬日的河谷平原间往返。

而在迁徙的间隙,巧手的妇人将羊毛制成毡毯,将兽皮鞣制成衣,男人们则带着这些手工制品,沿着丝绸之路换取粮食与铁器。

然而,草原的馈赠并非无偿。

贵族们掌控着牧场与水源,牧民们不得不以牲畜与劳役为代价,换取生存的权利。

在《牙帐法》的约束下,牧民们既是自由的牧羊人,又是贵族的附庸。

成年男子需自备战马与武器,随时准备投身战场,成为突厥铁骑的中坚力量。

家庭是草原社会的基石,父系氏族的多代同堂构成了基本的生产单位。

部落领“设”

或“特勤”

们,手握分配牧场与调解纠纷的权力,他们的每一个决定,都牵动着整个部落的命运。

生活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牧民们以穹庐为家,以肉奶为食,以皮裘为衣。

他们崇拜腾格里,敬畏自然,萨满巫师的占卜与祭祀,是他们与神灵沟通的桥梁。

婚丧嫁娶的习俗,更是深深烙印着游牧文化的印记:收继婚制维系着家族的延续,割面毁容的哀悼仪式,则是对逝者最深切的告别。

然而,草原的生活并非总是诗意盎然。

干旱与雪灾时常降临,夺走牲畜的生命,也夺走牧民的希望。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铁马冰河肝胆照 抗战功德林头等战犯 大明补牙匠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大秦:从县长到千古一帝 潜伏台湾:海燕的使命 大唐有一帮古惑仔 被废三年后 抗战:老李,炮兵师要不要? 边军:从村民开始逐鹿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