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高楷兴致勃勃:“走,去看看。”
他这时代造船基地,难免好奇。
不多时,一行人来到甘棠湖旁,可见沿岸屋舍连绵,诸多船工、管事、仆役往来走动。
湖面上,一艘艘船停靠着,等候观赏。
吴凤翎这位女东家,盈盈一礼:“民女拜见秦王!”
“起来吧!”
高楷笑道,“数月前,你率领船队,在涪州经商,却缘铿一面。”
“今日,倒是在这扬州相逢。”
吴凤翎惭愧道:“民女归乡心切,一时怠慢了。”
高楷不以为意:“我听说,你吴家之船,载重五千石,远别家,甚至,连官府所造也比不上。”
“不知有何过人之处?”
吴凤翎主动请秦王来此地一观,自是准备和盘托出,事无巨细。
“秦王请看,这是我家所造内河船。”
“横舱为壁,水密分舱,船板之间以榫接钉合,油灰捻缝。”
高楷仔细一观,暗自惊讶,这是钉榫接合技术,与水密压舱技术的合体。
钉榫接合,即利用榫铆、铁钉,来固定船板,使其严丝合缝,船身更为稳固,不易撞烂。
水密压舱,则更为关键,在这时代,可谓遥遥领先。
这种多重分舱技术,可在船舶遭受意外进水之时,由未波及的船舱,继续提供浮力,避免急下沉。
可谓保命之术。
吴凤翎侃侃而谈:“不光内河船,我吴家还有战舰,分为六种样式。”
“楼船、艨艟、斗舰、走舸、游艇和海鹘,各有优劣之处。”
“此外,今岁新造海船,可从富安场入海,在海上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