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兵部,笑道:“新春佳节,难得阖家团圆之日,不可不近人情。”
“传我令,将士们轮流回乡探亲,路程远的,多放几天假。”
“另外,他们随我征战大半年,着实辛苦,该给的赏钱不可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大王仁德!”
狄长孙赞道,“二郎们听闻,必然欢喜。”
赵喆忽然提起一事:“大王,上阵厮杀难免有人伤残,无法继续作战。”
“不如一并退伍,裁汰老弱,招募一批青壮。”
所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军队要维持战力,新陈代谢不可避免。
高楷颔道:“退伍者,按照功劳,赐良田,钱财,也可在州、县任官。”
这些兵卒训练有素,任用能力群者,就算解甲归田,也可继续光热。
“遵令!”
狄长孙连忙应下。
苏行烈建言:“大王,依末将所观,军中甲胄、兵器,颇多破损,不堪使用,也该辞旧换新了。”
高楷笑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此事理所应当。”
“宇文凯,有劳你打造一批甲胄、兵器,继续改进,装备全军。”
“是!”
宇文凯不敢怠慢。
涉及工部,高楷忽然问道:“印刷术、曲辕犁推广得如何?”
宇文凯回言:“印刷术推广顺利,除却河南道,其余八道基本都有流传。”
“曲辕犁稍慢,只在京畿道、山南西道、剑南道、陇右道、河东道有所使用。”
“只是,都畿道、河西道、河北道、河南道尚未普及。”
高楷点了点头,印刷术广为流传,在情理之中。
毕竟事关科举,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
至于曲辕犁,虽然效用高,但成本不低,若要普及全国,还需一段时间。
想了想,他郑重道:“将曲辕犁推广,列入政绩考核之中。”
农为政本,事关粮食生产,怎么重视也不为过。
将曲辕犁与政绩挂钩,诸州刺史、县令自然更有动力去普及。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