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章 五花八门(1 / 2)

徐晏清连忙应下,心中惊叹,大王对这曲辕犁着实重视,不亚于印刷术。

沈不韦忽然开口:“大王,去岁胡商大增,东西二市人满为患。”

“他们联名上书,建言开夜市,废宵禁。”

“荒唐!”

萧宇喝道,“区区商贾,也敢指摘国之大事?”

长安城为秦国之都,善之地,必以安稳为第一要务。

怎可开夜市,废宵禁,让胡商横行,铜臭味遍布全城?

群臣议论纷纷:“这些胡商,倚仗大王恩德,竟敢得寸进尺。”

“依我看,其中必有为富不仁者,不如审查一番,以正视听。”

“是极!

国家大事岂容他们置喙?”

高楷淡笑一声:“废宵禁是不可能的,至于夜市,可开在坊内,但不能太晚。”

偌大长安城,数十万民众,若毫无约束一齐涌上街头,治安管理便是一大挑战。

何况,城中屋舍大多为木制、茅草,一旦起火,不知牵连多少人,绝不能儿戏。

至于夜市,便在坊内,关起门来,自娱自乐一番就是了。

“不过,上元佳节,可暂弛宵禁三日,与民同乐。”

萧宇蹙眉:“大王,胡商逐利而来,欲壑难填,如此宽仁,无异于纵容。”

“大禹治水,靠疏而非堵。”

高楷淡声道,“无商不活,若无商贾流通,天下一潭死水,绝不利于民生。”

“勿要严防死守,喊打喊杀,因地制宜即可。”

“是……”

沈不韦苦着脸道:“大王,胡商大增,东西二市诸事繁杂,长安、万年两县以及京兆府,都求告于户部。”

“微臣实在分身乏术,还望大王怜惜!”

高楷哑然失笑:“旁人恨不得身兼多职,你倒往外推。”

沈不韦嘿嘿一笑:“能者多劳,微臣有自知之明,只是个庸者,不敢耽搁大事。”

高楷看他一眼,摇了摇头:“既如此,新增太府寺,下设平准署、左藏署、右藏署、常平署。”

“暂且以太府寺少卿为官。”

“大王英明!”

沈不韦眉飞色舞,“不知这太府寺少卿,大王属意何人?”

高楷思绪一转,想起一个胖胖的身影:“凤州刺史安兴仁,调他来朝中任职。”

众人皆是惊讶,大王竟委任一个粟特人掌管国库、粮仓。

不过,想到朝中尚有羌人刺史,突厥将军,此事倒也不足为奇。

窦仪忽然拱手:“大王,五经正本推广诸道,士子们翘以盼,等着您开科举,鲤鱼跃龙门。”

高楷笑道:“险些忘了此事。”

“今岁春闱来不及,便让诸州、县先举办秋闱。”

“待来年,八方举子齐聚长安,再办省试。”

“遵令!”

窦仪自无异议。

……

二月二,龙抬头。

自从高楷下令,允许诸州刺史上疏以来,各地奏书便如同雪花一般飞来。

这些奏书里,所说之事五花八门,有歌功颂德、敬献祥瑞,也有建言献策、针砭时弊,更有奇闻轶事,天灾人祸。

不得不说,通过这些奏书,高楷对九道州县风土人情更加了解,也认识到千人千面,一项政策上传下达,总免不了变味,或不服水土,或浮于表面。

此外,一些奇人异事,让高楷也觉大开眼界。

譬如原州刺史赵棋上书,从魏国灵州逃来一人,擅长养马,献上祖传秘方。

严格控制马儿饮食,每日藁一围,粟米一斗,盐六勺,哺乳之马加倍。

经他之手培养出来的战马,皆膘肥体壮。

王景略赞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此人倒是一员干吏。”

徐晏清附和:“我秦国虽有战马,但常年征战,折损众多,若有养马人效力,必是一大臂助。”

高楷点了点头,他起兵时,从陇右、河西两道,得了一些战马,此后,击败突厥、契丹、室韦诸部,又缴获数千匹。

但征战厮杀,战马免不了死伤,一直处于折损之中,难有补充。

这冷兵器时代,骑兵为王,战马可是宝贵的战略资源。

譬如突厥贵胄之间,比拼谁更强盛,用以衡量的,并非人口、草场,而是有多少匹马。

这人擅长养马,倒是个专业人才,需以高官厚禄招揽。

高楷求贤若渴,赵棋自然知晓,一直留意州中人才,准备举荐。

原本,这养马人便是个上佳人选,若得大王重用,也有他一份功劳。

然而,他却不敢擅专,只能在奏书中禀明,请高楷示下——只因这人姓名非同凡响。

“高万岁?”

唐检眉头大皱,“此名太过僭越,理当斩。”

姓高倒没什么,但名叫万岁,简直胆大妄为。

王景略亦然拧眉:“此人为何如此无知,竟敢犯忌讳?”

这时节,

最新小说: 皮物:我的舍友被变成了皮! 破怨师 火烧黎明 病娇总裁的黑月光又重生了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背欺里火宿 不学鸳鸯老 铠甲:天道赐我威麒印 九娘 不良人:诸位,一起复兴大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