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后勤困局(3 / 3)

皱纹的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只是浑浊的眼睛打量了一下王审知,慢吞吞地道:“王参军要造……独轮车?老夫营中皆是打造刀枪、修补鞍鞯的匠人,只怕做不来这等精细物件。”

王审知听出了他语气中的推脱与不信任,也不气恼,笑道:“赵掌案过谦了。

此物结构原理并不复杂,关键在于尺寸比例与重心把握。

我这里有粗略草图,可否借一步说话?”

他将赵掌案请到一旁,捡起一根树枝,就在地上大致画出了独轮车的结构:单轮、车架、扶手、承重平台。

一边画,一边解释着省力原理和关键尺寸的估算方法。

老匠人起初还有些不以为意,但随着王审知的讲解,他的眼神渐渐变了,从漠然到疑惑,再到一丝不易察觉的专注。

他一生与木头打交道,王审知所说的重心、杠杆等道理,虽名词新奇,却与他多年的实践经验隐隐契合。

“唔……如此说来,这辕杆的长短、支点的高低,确是大有讲究……”

赵掌案下意识地捋着胡须,目光盯着地上的草图,陷入了沉思。

王审知心中一动,知道已经引起了这位老工匠的兴趣。

技术人才之间的交流,往往不需要太多言语,一个巧妙的设计本身就能说明一切。

“正是如此!”

王审知趁热打铁,“若赵掌案能助我制成此车,解了全军转运之困,便是大功一件!

所需物料,我已请示过大帅,尽管取用。”

赵掌案沉默了片刻,终于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工匠特有的、对挑战技术难题的光芒:“……既然大帅有令,老夫便试试看。

参军请随我来工棚挑选木料。”

就这样,王审知在弥漫着木材香气和叮当敲击声的工匠营区里,开始了他的第一次“工程实践”

他并非机械专业出身,对独轮车的具体尺寸只有概念性的了解,好在赵掌案经验丰富,两人一个提供思路原理,一个提供工艺实现,竟配合得颇为默契。

挑选韧性好的木材做轮辐,寻找合适的硬木做车轴,计算着平台的高度和辕杆的长度……王审知沉浸其中,仿佛又回到了大学时代在实验室里捣鼓项目的时光,只是身边的伙伴从同学变成了一位古代老匠人,工具从精密的仪器变成了斧凿锯刨。

消息很快在军中传开。

“王参军不去管防疫,跑去和工匠们一起做木工活了!”

各种议论甚嚣尘上。

有人期待,有人嘲笑,更多人则是困惑不解。

郑珏听闻后,只是对身边的士人淡淡说了一句:“舍本逐末,君子不器。

终非正道。”

便不再多言,似乎已认定王审知此次必将失败出丑。

王审知对这一切充耳不闻。

他全部的心思都扑在了那辆逐渐成型的独轮车上。

他知道,这是证明自己“巧思”

不仅能防疫,更能强军的绝佳机会。

这辆小小的独轮车,承载的不仅是柴薪粮草,更是他改变这支军队、乃至更广阔天地的希望。

三日之期将至,第一辆原型独轮车,终于在赵掌案和一众工匠的努力下,即将迎来检验的时刻。

而王审知与老匠人赵革的友谊,也在这叮叮当当的敲打声中,悄然萌。

整个军营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投向了那片工匠营区,等待着那个“独轮怪物”

的次亮相。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抗战功德林头等战犯 大秦:从县长到千古一帝 重生破案:我的眼睛能锁定凶手 被废三年后 挺孕肚守寡后,错嫁的亡夫回来了 大圣觉醒,吃货妹妹不好养 和离前夜,疯批医妃二嫁心机皇叔 抗战:老李,炮兵师要不要? 边军:从村民开始逐鹿天下 钢铁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