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需要的恒星吸能站就可以制造出来了。
又过去一个月时间,王大新让小型运输舰降落到盆地内,装上这段时间制造的恒星吸能站,就重新飞回了太空。
为了最大可能吸收足够的光能,在距离那颗暗红色恒星大约2000万公里的位置,王大新依次投下了台恒星吸能站。
这台恒星吸能站依次将1平方公里的吸能翼伸展开之后,便开始源源不断将吸收到的能量朝着那座盆地发射过去。
而在那座盆地四周,王大新早就建造了一座接收电站。
这座接收电站将吸收到的电磁波转化为电能,供给盆地内的微型工业基地以及工厂使用,并且还将会承担起之后一系列的工业,农业用电。
至此,王大新不再是单纯的能量消耗支出,至少基础的电能消耗得到了保证。
在这之后,他开始了生态圈的建造。
这颗行星虽说地质运动开始平缓,但大气里的氧气含量很少,有二氧化碳占据了空气里的38%,并且空气还含有一定量的硫化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