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实习学生交给带教老师之后,赵小侯就甩手走人了,也没说请这些学生吃饭什么的。
因为不需要。
他作为双院士,多少还是得有点排面的。
除非这些学生里以后有几个做出一定成绩之后,他才可能请吃饭的。
总不会以为双院士就真的这样平易近人吧?
他怎么说也是智能实验室的老大好吧!
回到地下第六层,赵小侯就查看了一下1号智能AI对纳米机器人设计图的补全情况。
结果自然让他不太满意。
这或许就是中智能比不上强智能的缺点所在了。
对于创造力而言,1号智能AI不说完全没有,但至少在这方面真心很弱。
你让1号智能AI在你制定的实验计划上进行一定程度的完善,或者说让1号智能AI修改一下你写的小作文,润润色什么的。
1号智能AI绝对没问题,做得比你想象的更好。
可如果涉及到一些需要有点难度的想象力和灵感的话,1号智能AI就只能抓瞎了。
毕竟对于1号智能AI来说,这太上难度了。
就拿这次的纳米机器人设计图补全来说吧,由于这套纳米机器人设计图残缺得太厉害,只剩下了三分之一的设计图有效。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想要利用这三分之一的纳米机器人设计图来反推剩下的三分之二,那绝对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灵感才行。
也正是因为如此,最初残缺度高达67%的纳米机器人设计图,经过1号智能AI这么多天的补全之后,也就只能将残缺度降低到了66.87%。
这就是说,在这快半个月时间里,1号智能AI也就只将设计图补全了0.13%。
虽然说,这个速度也不算慢了。
20年就可以将设计图补全。
这速度放到那些顶尖实验室里也就这样了。
但问题是赵小侯哪里有那么多时间给1号智能AI挥霍的。
所以最终纳米机器人设计图的补全还是得赵小侯自己来。
不过在着手这个工作之前,他还是照例查看了一下让系统补全这张纳米机器人设计图的兑换价格。
要说这个兑换价格还是相当惊人的。
这并不奇怪,纳米机器人乃是机器人工程专业,但纳米机器人研制则是属于分子纳米技术范围。
这个技术在蓝星文明科技里算是相当高的等级了。
现在蓝星的纳米机器人技术就是利用分子水平的生物学原理进行设计和制造?可供编程的分子机器人。
说白了,蓝星现有以及正在研制的纳米机器人实际上就是利用生物分子的特性来制造分子机器人,另类的实现了纳米机器人的制造。
实际上,赵小侯研制出来的蛋白质机器人就算是其中的一类了。
现在蓝星上研制纳米机器人大多也都是走这个道路。
利用蛋白质等等活性生物分子来实现纳米机器人的制造。
但系统奖励的这套纳米机器人设计图就和蛋白质机器人完全不同了。
简单来说,这套纳米机器人设计图上的纳米机器人,其材质也有很多种。
但都是原子级别的金属材料或者硅等等之类的非金属材料。
就个体来说,这套纳米机器人设计图如果补全的话,能够生产出来的纳米机器人,其极限能够做到直径3纳米的程度!
有一说一,这样的纳米机器人只有赵小侯研制出来的蛋白质机器人直径的500分之一!
至于体积,蛋白质机器人的体积更是这种纳米机器人的1亿倍以上!
这并不奇怪,蛋白质本身就是由很多原子组成的,而这种纳米机器人则只是由上百个金属或者非金属原子组成,两者的差距极大。
因而其研制难度的差距也是相当大。
系统给出的设计图补全兑换价格为3万自由科研点。
这还是因为系统根据赵小侯现有的数学,物理学,材料学、计算机学以及机械工程学等等学科分数进行了一番削减。
否则的话,如果是一个对这些学科知识不怎么了解的宿主来兑换的话,这个价格恐怕会高达几个亿。
这并不奇怪,赵小侯的相关学科能力越强,那么兑换价格就越低。
不过由此也可以看出,这个纳米机器人的研制难度较之赵小侯的能力而言,并不算太高。
根据这个兑换价格而言,赵小侯自己动手的话,大概是能够在2年内将其补全。
当然,如果没有这残缺的设计图,赵小侯自己研制的话,时间就会拖长到10年以上。
要说赵小侯现在的自由科研点还有点,兑换一次补全是没有问题的。
可赵小侯有点舍不得。
毕竟他现在想要获得自由科研点的难度实际上被提高了。
他的很多论文放在国外的顶尖学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