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差不多就是一天出产一支太空基准舰队。
这个太空基准舰队算得上是太空军现在的太空基础作战集群。
而每4个太空基准舰队为一个太空支级舰队。
每4个太空支舰队为一个太空分舰队。
每4个太空分舰队为一个太空主力舰队,也就是64艘太空母舰,640艘太空主力舰以及6400艘太空护卫舰组成。
在太空军的高级指挥官会议上,他们认为这样一支太空主力舰队应该是能够起到单独承担战役级任务的作用了。
也就是如果外星舰队分兵,企图偷袭蓝星,那么这样的主力舰队是能够起到拦截作用的。
由于能量充足,物资丰裕,再加上歼星号战星内部也陆续增建了50座战舰工厂,使得在接下来短短一年时间里,大科学院就超额完成了当年的战舰生产任务。
共生产出太空母舰438艘,太空主力舰4510艘,太空护卫舰艘。
虽然诸多的战舰工厂还在陆续不断地生产着战舰,但太空军这个时候已经进入到了全面备战状态。
所有太空军的官兵都在抓紧时间熟悉刚刚入役的新型战舰。
毕竟这个时候距离外星舰队抵达太阳系也就只剩下半年时间了。
那颗由水星改造而成的歼星号战星此时已经航行到太阳系边缘的柯伊伯带,伴随它的则是最初入编的四支太空主力舰队,总计战舰数量达到了2万5千600艘。
他们抵达柯伊伯带的任务就是尽可能借用柯伊伯带大量冰质小天体带来的掩蔽性,在柯伊伯带附近部署足够多的无人浮空炮台。
相对于太空战舰而言,无人浮空炮台的技术更新就比较缓慢了。
有一说一,这些无人浮空炮台对于外星战舰的伤害效果估计不大。
但这个时候太空军的高级智慧们可不会去管性价比的问题,但凡能够用上的招数都得用上,力求在最初的战斗里给予敌人一击重创。
而在小行星带附近,天神号战星则同样带着两支入编更晚的太空主力舰队执行防守拦截任务。
只有剩下那些刚刚服役不到三个月的太空战舰以及以往的老式战舰都在那两颗微型战星的带领下在蓝星附近布防。
不管怎么说,太空军这样的战略部署,赵小侯还是很相信的。
毕竟他也没有激活什么军事指挥才能,只能相信太空军高级指挥官们的能力。
而这个时候,对于他来说,也基本上没啥大事了。
因而他蹲在自己的实验室里,查看起之前系统给的奖励。
中微子通讯技术带来的诺奖物理奖,系统给了他自由分数3000点,自由科研点4000点,外加一个残缺的空间虫洞利用技术。
而大夏给他颁发的科技大奖一等奖,系统则给了他自由分数4000点,自由科研点5000点,外加一个残缺的知识上传技术。
自由分数和自由科研点,这两项的奖励,赵小侯已经很习惯了。
倒也不算什么惊喜。
但那两项技术,他在脑海里详细的查看一番之后,就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冷气。
先说空间虫洞利用技术。
那就是在宇宙里,很多能量聚集的地方,譬如恒星系内外都存在着一些空间虫洞。
而这些空间虫洞,一般情况之下都很小,并且存在维持时间很短暂,几乎0.000001秒内就会消失。
因而文明等级较低的文明是很难观测到这些空间虫洞的。
这项空间虫洞利用技术,就是利用技术稳定住这些存在时间极为短暂的空间虫洞,然后用能量将其扩张,最终形成一个可供人类利用且连接两个不同位置的空间虫洞。
而这种空间虫洞,往往能够跨越数光年之远。
简单来说就是一支舰队通过这种空间虫洞,能够在短时间内跨越数光年,从太阳系抵达虫洞的另一端。
有一说一,这项技术对于大夏来说,就是黑科技范围了。
不过,赵小侯也知道,这项技术的难度太大了。
在短时间内是没可能补全的。
而知识上传技术,称得上是让赵小侯大开眼界。
简单来说,这玩意就是能够将人脑里的知识上传到智能AI。
但其并不仅仅只是知识上传那么简单。
这项技术的关键则是在于知识下载灌输!
譬如一个还没有上学的孩子,接受了知识下载灌输之后,可以轻而易举拥有小学到高中毕业的所有学科知识!
说白了,这玩意就是让知识传授极简化!
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将这项技术补全,那么大夏就再也不缺科研人员了。
当然,这项技术还是有缺陷的。
知识灌输到你脑子里了,你能否真正意义上的理解掌握,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毕竟搞研究是需要灵感以及对知识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