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者在数学界的影响力由此可见一斑。
此时的刘主任刚送走数学教授们,就接到了教务处打来的电话,说赵小侯的处分决定已经走完了程序,看什么时候合适,好正式宣布。
沃德发!
这个时候刘主任方才想起还有这么个事情来!
之前他完全就是被哥德巴赫猜想一事给整晕了,就给忘记了。
现在一听到这事,刘主任顿时就怒了!
你们教务处是想要翻天了吗?
一个能够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年轻数学家,你们给处分?
这是想要掘我们材料系的根吧!
不行,这事,我得去找校长说说。
刘主任也知道,这事情都到这个份上了,自己再怎么反对也是没用的。
唯独只有校长出面才能够将此事压下去。
因而刘主任快马加鞭的赶回了学校,找到了校长。
校长最初对此事也是持赞同态度。
还是之前那句话,如果老师们都不给学生上课了,那么学校存在的基础就没有了。
可刘主任随即也就反驳了起来。
那赵小侯如果挨了处分,人家还会愿意待在青花?
你觉得可能吗?
刘主任巴拉巴拉的一番话之后,校长犹豫了一会,毕竟刘主任说赵小侯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这事情是真是假都不知道啊。
但考虑到老刘以往的品行,校长最终还是决定相信他,拿起电话给教务处打了个电话。
教务处接到电话,也就只能无奈的将已经走完程序的处分决定取消。
当然,这些事情,赵小侯是不知道的。
将两篇论文尽数发给学术期刊之后,赵小侯就去参加了科技部牵头举办的一个会议。
这个会议就是为了协调锗碳芯片产业链而召开的。
有一说一,赵小侯是第一次参加这样高级别的会议。
主持会议的是科技部科技产业司的司长,与会人员就是国内芯片产业相关的公司代表。
每个座位前面都有立牌的。
赵小侯看了看,好家伙,他所知道的一些公司都来了。
譬如海上机电公司,为华公司,芯中公司,瓦蓝精密仪器等等。
这些公司除了芯片相关产业之外,还有各种终端应用方面的业务。
譬如为华公司和芯中公司都有手机业务,并且市场占有率不低,并且为华公司的主业则是电信设备,到现在为止至少有97个国家的电信部门在使用为华公司的产品。
最关键的是,为华公司舍得在科研上投资,其每年纯利润的八成都投入到了科研部门,这个科研投资比例,其它公司压根就不可能做到。
原因很简单,为华公司没有上市,也不是国营企业,公司98.5%的股权属于全体员工持有,如果非要给它定义的话,应该和以前的集体企业差不多。
赵小侯刚进会场,小成秘书就迎了上来,说领导找他。
跟着小成秘书进了一间办公室,看到了张部长。
张部长给赵小侯介绍了科技产业司的杨司长。
之所以在开会前叫他过来,主要就是为了将锗碳芯片的相关专利授权费用协商出一个大概范围。
这个问题,实际上钱本伟带领的谈判小组已经和新组建的锗碳芯片公司谈过几次了。
但效果都不太理想。
其中的原因嘛,无非就是这个即将出现的新兴产业后面带来的利润太大了。
新组建的锗碳芯片公司虽说建立了,但里面的股权尚未完全确定下来。
唯一确定的就是国资占据45%。
钱本伟之前和赵小侯说过一次,他考虑的就是专利授权费用按件来计算。
也就是任何使用了锗碳芯片专利的锗碳芯片,都要被收取50%的专利授权使用费。
赵小侯对此是认可的,因为他实在不想将精力花在商业上。
他宁可直接收取费用,也不愿意要锗碳芯片公司的股权,虽说这锗碳芯片公司的股权以后会很值钱很值钱。
可赵小侯更需要现在就能用的现金!
因为他现在之所以搞基础数学研究,不正因为公司快没钱了吗?
当然,自己名气提升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了。
很显然,锗碳芯片公司的临时负责人认为这个费用太高了。
好吧,实际上赵小侯也认为太高了。
但钱本伟说了,生意就是讨价还价的过程,你如果要价低了,那么人家一样会压价。
但双方讨价还价,最终钱本伟让步到25%就不愿意让步了。
毕竟未来整个锗碳芯片产业都是建立在小侯科技公司的专利上。
合同也是3年一签。
之后再签合同,肯定是要继续降价的。
并且锗碳芯片公司的人更希望用股权来取代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