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而1号智能AI大约有21%的算力都用在了这个项目组上。
因而在所需要频率的光凝固物质技术突破之后,接下来的补全研究就开始加速了。
就在40天后,在真光脑技术补全项目组所在的实验室里,以赵小侯为首的一群科研人员正在对一个半透明物体进行测试。
这个看上去和西瓜差不多大小的东西就是他们研制出来的第一个真光脑。
其内部有着5种不同频率的光凝固物质组成,其算力基本上能够达到1号智能AI主体的百分之一。
虽说看上去这算力不怎么高,但考虑到1号智能AI的主体直径超过8米,而这真光脑才西瓜大小,这点倒不算什么了。
最关键的就是,这仅仅只是最初级的真光脑。
就好似当初硅芯片研发时,研发出来的第一代产品。
性能落后一些也属于正常。
当然,即便是如此,这个真光脑的算力也是相当强大了。
并且真光脑的厉害之处并不仅仅在于算力强大,而是在于其更适合智能IAI 的混沌算法。
简单来说,在同样算力的情况之下,如果将1号智能AI迁移到真光脑里,那么1号智能AI能够发挥的性能将会比锗碳芯片高出百倍不止。
也就是说,就这么个西瓜大小的真光脑,如果让1号智能AI迁移进去,其发挥的性能并不会低于现在的智能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