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不同了,即便空间折叠跨越器需要1个小时蓄能才能够发动,但几光年的距离也就只是几十个小时的问题罢了。
因而即便赵小侯对这款空间折叠跨越器并不满意。
但基于太空军的不断督促,他还是将这款空间折叠跨越器定型,投入到生产。
此时战舰研究项目组也是加班加点的对下一代太空护卫舰的设计图进行修改,力求能够将这款神器给太空护卫舰安装上。
当然,由于空间折叠跨越器的量产成本短时间内是没办法降低的,因而这也将会导致下一代太空护卫舰的产量受到限制,无法大规模生产。
但即便是如此,太空军也不愿意将这款空间折叠跨越器从新一代太空护卫舰的设计图上撤下来。
当然,为此太空军在短时间内也要承担每艘护卫舰更高的成本造价。
就在赵小侯废寝忘食准备攻克下一代空间折叠跨越器的技术难关时,派出去执行捕获太空大猩猩任务的那支主力舰队传回了好消息。
他们曲率航行了一年半之后,终于在一个恒星系里的小行星带里发现了太空大猩猩的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