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被系统强迫成为大科学家 > 第246章 临床试验阶段

第246章 临床试验阶段(1 / 2)

为此,赵小侯还特意将整个公司乃至于两个实验室里的人都拉到了酒楼。

好好吃一顿,以此庆祝治疗癌症项目进入到临床试验阶段。

之所以将所有人都拉去吃饭庆功。

其一就是让大家有一家人的感觉。

毕竟实验室的人和公司的人平时很难遇到一起的,彼此之间多少都有些陌生。

其二就是接下来的临床试验,还需要钱本伟等人去联系医院,招募试药志愿者呢。

这个时候,将他们叫来吃饭,也有一种同甘共苦,荣辱与共的想法,之后他们做事也会更上心。

毕竟以后他们吹牛都可以说这蛋白质机器人技术是在他们支持下才研发出来的。

这种与有荣焉的感觉,实际上就是一种凝聚力。

就好似在奥运会上,大夏国的奥运健儿夺得了金牌时,看电视的老百姓都会跟着欢欣鼓舞,就好似自己夺得了金牌一样高兴。

赵小侯也想要大家拥有一种凝聚力。

那样的话,公司会少很多内耗以及泄密的事情。

之前治疗癌症项目消耗的资金,加在一起,差不多都有5个亿了。

虽然其中大部分都是购置的科研仪器,但也是相当吓人了。

但之后的临床试验,会消耗更多的资金。

因为找医院合作要花钱。

招募试药志愿者,要花钱。

给试药志愿者注射蛋白质机器人等等也都要花钱。

实际上,赵小侯现在已经将蛋白质机器人的制造成本规范化了。

按照数学模型里的计算结果,以现在的实验室成本,不计算仪器折旧费的话,每制造10万个蛋白质机器人,也就是人体治疗所需的一次剂量,其成本为1万元。

这已经是赵小侯想办法重新设计制造流程,压缩成本减少浪费的结果了。

如果是前期实验阶段时制造的蛋白质机器人,这10万个的成本高达20万元。

这就是成熟流程和研究实验的成本区别。

也就是说,在临床试验的时候,每给试药志愿者治疗一次,仅仅只是蛋白质机器人的花费就是一万元。

换成其他公司研制出来的新药,成本如果这样高的话,估计光是第一期临床试验下来,就得花费几百万了。

毕竟就算只是第一期临床试验,所需要的试药志愿者至少也要有20人以上。

这样才能够分成两个对照组,进行对照实验。

但赵小侯也知道自己的蛋白质机器人,估计也就只需要一次,就能够治好试药志愿者。

因而就算是第一期临床试验,成本也不会太高。

为了这第一期临床试验的进行,赵小侯这段时间甚至于都没有陪同老娘去医院检查身体。

在经过钱本伟的筛选和初步洽谈之后,一个名单出现在赵小侯的办公桌上。

“赵总,这是我们初步筛选出来的医院名单,如果能够和这些医院进行合作,对于打响我们新药的名气是很有帮助的......”

钱本伟说蛋白质机器人为新药,也没有毛病,因为蛋白质机器人从某种角度来说,也算是药物。

毕竟其注射进入人体之后,也就只能够发挥一次作用,不可能重复利用的。

这个就和常规的医械有了区别。

并且人家是蛋白质做的,不是金属,说是药物的确没毛病。

至于钱本伟的想法,实际上也是各大医药集团的常规做法。

毕竟新药这玩意上市之后,总归是要销售给这些医院的。

这些医院才是决定着药物销售业绩的基础。

没有医院用你的药,你的药疗效再好,也卖不掉。

除了小毛病,患者可能会去药店买药自己治疗。

可但凡大一点的病,谁敢说去药店买药就能治好?

尤其是治疗癌症的药物就更是如此了。

没有医生开处方,在手术前后使用等等,你的药就是个屁。

因而医药集团的关系和医院必须搞好。

赵小侯也倒没有打破行业惯例的想法,就让钱本伟按照惯例去做了。

毕竟和医院合作,无非就是花一些钱罢了。

只要医院能够帮着找志愿者,临床试验能够推进,那么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当然,仅仅依靠钱本伟几个人,那些医院可未必会愿意和小侯科技公司合作。

原因很简单,在医学界,小侯科技公司的名气太低了。

如果在材料界的话,小侯科技公司的名气还是有那么一点的,等到锗碳芯片全面推出之后,小侯公司必然会在材料界成为明星。

因而赵小侯寻思了一下,先找刘主任打听了一下医学系主任的住址,然后就去买了两瓶茅台,一套化妆品,提着就去了湖边别墅区。

要说青花大学的教授、大佬这些基本上都是住在湖边别墅区的。

最新小说: 让你下山娶妻,不是让你做职业舔狗 和渣夫同归于尽后又双双重生了 从影评人到文娱大佬 重生美利坚,我是华尔街传奇空头 这个明星只想学习 同时穿越:全是深渊难度 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 华娱从代拍开始 全职法师:召唤黑龙天,神力之巅 谁让他办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