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求能够得到更好的性能。
如此,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赵小侯等人就变得更加忙碌。
他们需要对主料、辅料加入三相交流电熔炉的时间、温度乃至于先后顺序进行不断的调整。
当然,这也属于撞运气。
但这是在规定范围内撞运气,因而实验进程较之之前提升得很快。
仅仅只用了一个月时间,赵小侯就研制出了性能超过项目要求的坦克炮管钢,并且进行了重复实验,最终确定了这款坦克炮管钢的合金冶炼流程。
李教授也亲自上手进行了实验,确认了这款坦克炮管钢的合金冶炼流程真实有效。
当然,不是说不能继续实验,从而研制出性能更强的坦克炮管钢。
但项目的资金至此也用得差不多了。
这不奇怪,之前就说过5000万的项目资金对于这类项目原本就是不够的。
别的不说,光是每天实验室的电费、仪器折旧费、场地费乃至于材料费等等,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像合金里添加的那些金属辅料,虽然加入的量很少,但其本身的价格就很高,再加上每实验一次就要废掉一批材料,这么多次实验积累起来,消耗的资金不到5000万,也差不多了。
如果不是赵小侯用科研自由点加快了进程的话,恐怕就算是1个亿,都未必能够研制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