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这煤油炉子。
可真算得上是时代印记了。
一个十二三厘米直径的像后世灶头的样子,
扁圆处有个带盖儿的孔。
用的时候把盖扭开,往里面加入八分钱一升的煤油。
然后扭开另一侧的开关。
在灶头的棉芯处划根火柴,就能开始使用了。
只是这煤油炉也不是没有危险。
灶头的棉芯用久了容易积碳。
弄不好就会爆炸。
这么个小东西炸起来威力还不小。
实在是得不偿失。
其实不仅仅是煤油炉,汽油炉和酒精炉同样也有危险。
王桂芝只稍微一思忖便否了张兰芝的提议。
“兰芝,你整那玩意,还不如找个油漆桶做个小柴火炉。
在外面捡点树枝木头就能使,也没有爆炸的风险。”
王桂芝说的这种油漆桶做的小炉子非常常见。
基本上入秋进冬和初春的天气,农村小孩人手一个。
不过因为油漆桶薄,所以这种小炉子一般不会有人用来做饭。
“大娘,那你说找个师傅做个铸铁的小柴火炉咋样?”
“也是个办法,这趟肯定是不赶趟了,等我这两天去给你们整个去。”
一个多小时的时间,货也装好了。
几个装卸工全都是赤着上身,汗水顺着头脸身体像小溪一样往下流。
柴玉冰也不好过。
虽然不是装货的主力,但是跟着打下手,也让汗透湿了衣服。
她今天没有穿裹胸。
只是外面的衬衫非常宽松肥大。
生怕露出破绽。
所以提溜着领子的位置。
看上去像是在呼扇衣服透气。
“这老热还穿着衣裳嘎哈?光膀子得了。”
老黄看柴玉冰满脸通红,随口说道。
柴玉冰呵呵一笑没接茬儿:“哎呀,中午头了,黄哥你们也该休息休息吃饭了。
我就不多跟你们唠了,趁着白天多跑一段儿。”
“嗯呢,那你快去吧,路上慢着点啊。”
柴玉冰点头,赶紧带着王桂芝和张兰芝上车离开。
出了粮食站就没那么多顾忌。
开出一段路之后,柴玉冰才把车靠在路边,解开几颗衣服扣子散热。
“这天气真是越来越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