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绸缎。
送走宣旨官,众人的目光在许或与林岁安身上回转,恭喜之声更是不绝于耳。
林岁安被诸多亲友打量着,略显得有些不自在。
见许或还眉眼带笑看着她,在诸人注视之下,竟还想向她走来。
“师兄,刚刚咱们论的制治于未乱,止邪于未形还未论完,咱们回去继续论。”说罢,林岁康便拉着许或与程业去了文房中。
“慧娘,你家大姑娘竟得了圣上下旨赐婚,了不起啊。”一个与张慧娘相熟的婶子道。
“啊哈哈,这圣旨是姑爷去求的,咱们家哪有这样的本事。”张慧娘笑着道。
“姑爷有本事,便是你家大姑娘有本事。以后你发达了,可不要将咱们这些市井小民给忘了。”那婶子笑得格外热情。
谁能想到,当初与她们同住平芜巷,一同挽着篮子去菜市买菜,为了一文钱讨价还价,坐在一起唠东家长西家短的张慧娘。如今不仅夫君得了虚职,大女儿成了安人,还被圣上下旨赐婚。二女儿也即将嫁进当时平芜巷姑娘们都想嫁的余家,小儿子也是前程无量。
林家要越来越发达,张慧娘说不得以后就是她在京都城中最大的人脉。
林定山不比张慧娘轻松,也极力应付着祝贺之人。
余书恒寻着机会到了林岁喜身旁,看着被众人恭贺的林定山与张慧娘。只恨自己在读书一道上醒悟得太晚,至今也只有个秀才功名,不能叫阿喜也得到这等荣光。
“阿喜,夫子说,明年我也可下场一试,我一定会尽全力考取功名。”
他已经不似年少时的不谙世事,眉宇间多了几分成熟稳重。
并且与林岁喜定下亲事后,更是不用任何人监督提点,便日日挑灯夜读。
“好,我信你。”林岁喜笑看着他。
她与阿姐不同,她没有阿姐的胆识,也不似阿姐有见识。
但是,她也读了许多书,郝婆婆还教了她很多道理。
她也是能明辨是非,且心中有自己想法之人。
每个人的道路都不相同,她从不羡慕旁人,她自有她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