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该如何辩解,额间都冒出了些细汗。
哪有人家叫小姑娘也去书塾读书识字的?
他自然只提了自已孙儿。
随即又想到东家是极开明心善之人。
他忙拱手道:“东家若允,小老儿也想将孙女送去塾房识几个字。”
林岁安点点头,她不管这万金工是否真心想将孙女也送来塾房读书,但只要人来了,必得由她准许了,才能将人带回去。
“万金工,请坐。”林岁安将茶盏放下,又请万金工落座。
他原以为东家年轻,平日里瞧着没什么威严与架子。今日才知,那是东家对他们温和,若真敢冒犯或只当东家年轻便轻视的,定然没有好果子吃。
万金工颤巍巍地坐了,又听林岁安问。
“范金工,苗银公和唐玉匠家中可有五岁之上,十岁以下的小孩儿?”
她若要答应万金工,自不能厚此薄彼,若另外三个金银玉匠家中有五岁之上,十岁以下的孩子,便都叫去塾房识几个字。
若有天赋好的,再另谈。
“有,有。”
万金工这回没有厚此薄彼,将范金工,苗银工,唐玉匠三家那些十岁以下的孩子都说了。
“范金工家有个八岁的孙女,他徒弟家里有个七岁的儿子和一个五岁的姑娘。苗银工家孩子最多,他大儿子有个九岁和一个五岁的儿子,一个八岁的姑娘。二儿子有个七岁的姑娘,一个六岁的儿子。唐玉匠家中也有两个五岁以上十岁以下的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