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能寻来法子。
他走了。
回了祖地福州祭奠了母亲,去了富饶的曹州,又向西去了并州、淮州,最后去了地处西南的景州。
到了景州后,他想起从姨母那儿打听来的林姑娘的故里。
又多番打听,寻到了林家。
林家还算好找,她家舅舅在那个小县里甚至景州府都有些名气。
是个很仗义、很精明的行商。
他打听到她弟弟在县里书院读书。
瞧见书院在聘夫子,他便去了。
他想,看看林姑娘弟弟对林姑娘是何种态度,再看看他读书的天分如何。
他寻到了林岁康,教他读什么书、如何读书才能进步更快。给他答疑解惑,开导他的心事,做他的引路之人。
没想到,林岁康在读书一道上天赋极佳。
且小少年很快便对他信任有加,将家中之事与他和盘托出。
他才知,林姑娘爹娘并未拿了姑娘的卖身银钱,便当姑娘与自家身死无关。而是早早便找到她,且不远千里奔波,也会时不时来瞧一眼自家姑娘。
有些人,即便相隔千里,家中之人仍旧在努力为之筹谋,努力想要一家团聚。
那样浓郁的父母之爱,他只有小的时候在母亲身上体会过。
只是,记忆太久远,他都要有些记不清了。
林家人与他大不相同,他们良善、温情,他很羡慕。
林岁康问他,如何才能给他阿姐赎身。
平宁侯府是恒国最顶尖的豪门勋贵。
有爵位,有得圣上圣心的林二爷,有富可敌国的富昌侯府做亲家。
钱、权、地位、尊荣皆有。
不可贸然上门去要一个老夫人身边的丫鬟,且那丫鬟还是老夫人喜爱的。
侯府将丫鬟精心教养,好吃好喝的长大,是用来伺候主家,不是叫生身父母随时去赎回来。
届时,林家可能不仅不能将人赎回,还要将平宁侯府这样一个庞然大物得罪了去。
林家之人在平宁侯府中犹如蝼蚁,想上门去赎人,也要有自已的底气才是。
于是,他告诉林岁康,平宁侯府再权势滔天,也不敢用一个举人或是进士的家人做奴仆。
若是闹起来,叫天下人知晓,文人的口水都能将平宁侯府淹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