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考取功名,总不能白身去求娶人家姑娘,他又没有爵位要继承。
后国丧期间,这些事儿也无人敢谈起。
“说的是忠勇侯府的小孙女。”赵宝娥道。
“忠勇侯府?”
老夫人端着酒杯的手一顿。
“说起来,忠勇侯府与咱们家也有些渊源,只是他家的小孙女在京中倒是不曾见过。”
忠勇侯府与以前的平宁侯府一样,都是武将出身。
平宁侯府镇守南疆,忠勇侯府镇守北疆。
平宁侯府自林敬、林牧这一代彻底转换为文臣。
而忠勇侯府现在还担任着镇北大将军一职。
只是,忠勇侯府为了北疆安宁,家中儿郎大多战死沙场。如今只剩下忠勇侯姜堰,以及一屋子女眷和一个年仅九岁的小重孙子。
忠勇侯老了,家中儿郎也只剩下这一根独苗。
忠勇侯便想着叫忠勇侯府留下一根香火,那小重孙子自小便叫他好好读书,以后走科举之路。
忠勇侯希望,自己的小重孙能够似平宁侯府般,走上文臣之路。
正好自小跟在他身边的小孙女年岁也不小了,回京都相看亲事,便想着与平宁侯府联姻。
一来是平宁侯府是武将转为文臣极为成功的例子,很是值得忠勇侯府学习。
再就是忠勇侯府早就派人调查过,平宁侯府是京都高门显贵中少见的平和之家。
他的小孙女只会舞刀弄枪,文墨粗浅,性子率真。去了别家后宅,可能真玩不转。但平宁侯府不欺负儿媳孙媳,是个极好的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