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离低声问道:“不知沈大人可曾听说过南疆魔门?”
魔门?
沈烈当即皱起了眉头。
他脑海中突然想起一条线索,或许和这魔门有关。
一月前,天剑宗突袭奉天殿后。
当日天剑宗高手慌忙撤退,留下部分身受重伤,无法行动的天剑宗弟子,尽数被禁军关押在天牢之中。
在锦衣卫日夜酷刑拷打之下,这些天剑宗弟子才终于肯开口。
此次天剑宗突袭京师的斩行动,宗门原计划本应是在突厥退兵后,由天剑宗宗主亲自统领。
但天剑宗没料到沈烈异军突起,竟凭一己之力将突厥退兵的度大大提前。
天剑宗宗主数月前远赴南疆,一时间无法赶回。
因此这次的斩行动,才临时改为由剑门门主统领。
但天剑宗宗主不惜万里远赴南疆的缘由,这些天剑宗弟子便不得而知了。
难道
是和这魔门有关?
范离见沈烈若有所思的样子,接着说道:“关于魔门一事,我也是从同行那听来的。”
“他们结伴前往南疆行商,不料南疆边境数个州县竟已十室九空,到处都是山越土蛮横行。
“整整数百号人的商队啊,半路上便被山越所劫,逃回来的还不足十人。”
范离重重叹了口气道:“侥幸逃回来的那几个也疯疯癫癫,时好时坏,总是念叨着什么魔门啊,鬼啊怪啊的。”
“我们当初还不信,以为这几个人说的都是疯话。”
“可不成想,没过几日越来越多的流民从南边涌来,沈大人,你是没瞧过那些人的模样。”
范离十分夸张的用手比划着。
“那些流民都疯的没个人样了,口中念叨着什么魔门来了,我们才敢相信这南疆肯定是出什么大乱子了。”
沈烈听完范离所说,眉头不由得皱的更紧了。
现在的大夏可谓是风雨飘摇,光是一个天剑宗就够麻烦了。
东南又有倭寇作乱。
现下南疆又出了个什么魔门
范离叹了一声,“唉,这算个什么世道啊。”
沈烈又和范离聊了小半天后,约定今晚在醉仙楼设宴,为其接风洗尘后,便将他送出了府。
随后沈烈立马找到了叶灵真询问魔门一事。
她自小久居南方,又是天师道中人,想必应该有所耳闻。
但没想到叶灵真对这魔门也是一无所知。
沈烈心中感叹,叶灵真毕竟还是年轻。
要是邋遢道人在就好了,他活了这么久,肯定知道些魔门的来历。
次日,崔颖召集百官到太和殿议事。
虽然弘庆帝昏迷不醒,但好在他十数年没上过朝,期间一直是内阁主持朝议,并不会耽误国事。
等沈烈到的时候,太和殿已经来了数十名文武官员。
这数十人在大殿之中稀稀拉拉的,看着十分冷清。
但这些人已经是天剑宗突袭京师后,所剩无几的全部重要官员了。
沈烈本以为众人要商议的事情有关南疆魔门,但没想到竟然另有其事。
一名兵部官员急忙道:“昨日兵部收到山海关守将八百里急递,建州女真领起兵作乱,辽东已经沦陷过半,请京师派兵支援。”
此言一出,大殿之上顿时陷入了沉默。
关外的建州女真,本是不到万人的小部落。
近些年才逐渐崛起于白山黑水,此次又趁着突厥南下之际,大夏分兵乏术,趁机起兵作乱。
若是换做数年前,大夏仍有余力可以派兵支援。
可现下整个京畿刚遭受突厥侵略,在加上天剑宗这个心腹大患随时可能作乱,现在的京师根本顾不上关外作乱的女真部落。
崔颖见大殿之上好一会儿都无人说话,便开口了。
“军情紧急,无论战或不战,咱们都要有个决断,诸位都说说看法吧。”
负责京师防御的一名将领当即站了出来:“崔大人,诸位大人,在下以为天剑宗虎视眈眈,随时有兴兵再犯的可能,前几日陈大帅又带着大部分士兵前往南方平倭。”
“眼下京师守备力量才仅能勉强维持,出兵关外恐怕”
“张大人所言甚是。”
“没错,京师防备才是重中之重。”
“在下附议。”
那张姓将领说完之后,殿中立即一片压倒性的附议之声。
崔颖听完众人的意见后,缓缓点了点头,这个结果早已在他预料之中。
随后崔颖看向了一旁的几位内阁阁员,询问着他们的意见。
一名阁员道:“张将军所言甚是,京师不容有失,现下朝廷无力出兵关外,只是苦了关外数十万大夏百姓了”
另一阁员随即附和道:“弃足保帅实属无奈之举,只能再苦一苦百姓了。”
“是啊是啊。”
崔颖见众人都是一个意见,他心中也有了决断。
“既然没有异议,那兵部今天就文,让边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