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胡心里暗想:果然如此,他确实是冲着那镇尸古镜来的。
可他是怎么得知周爷带出了一块镇尸古镜的呢?
不仅是老胡,其他人也十分好奇雷显明是如何知晓镇尸古镜的。
当时一同前往献王墓的只有老胡、胖子和雪莉杨。
了解这件事的只有王府的十个人。
除了周存,其余人都将目光投向了一边四处张望的胖子。
忽然,胖子似乎察觉到了什么。
他回头一看!
天啊!
为什么大家都在盯着我?
难道是我最近晚上偷偷溜出去玩的事被现了?
胖子慌忙低下头。
接着,他低头看着自己的鞋尖。
众人见状,都以为胖子心虚了。
果然,肯定是他在外面吹嘘自己的事。
周存看着这一幕,忍不住苦笑。
他当然知道是陈瞎子透露的,但胖子为何如此紧张?
老胡移开视线,看向明叔问道:“您是说,您知道这镇尸古镜的底细?”
明叔笑着环顾四周,“胡老弟何必拐弯抹角?这面镜子对我们没用,但对我来说意义重大,世上再没有比它更好的辟邪之物了。”
“至于它的来历,虽未亲眼目睹,但我听几位古玩界的朋友提起时,就断定它必定是先秦时期的古董,绝无差错。”
“秦始皇推崇法家,这一点想必各位都清楚吧?”
点头表示明白的人自然不少。
连不懂装懂的老胡和胖子也跟着点头。
唯独周存依然镇定自若,他跷着二郎腿,悠然地把玩着手中的翡翠龙纹扳指。
大金牙靠近周存轻声说:“这件事我们清楚得很,百家争鸣时期有一家提出治国施政的理论,后来汉代中期尊崇儒学后便彻底消失了。”
大金牙说完,老胡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幸好雷显明没注意到两人的神情。
“几位面前我不说假话,那面能镇尸辟邪的古镜,其实是法家的象征之物,据说造于山,可以照见天地间的礼义廉耻。”
“根据记载,当年黄河里有鳌尸作乱,掀翻船只,秦王命令将其悬挂于河口,并派兵守护。”
“到了秦汉交替之际,这面古镜落入诸侯王手中,后来又不知为何流传到了云南。”
“能够安装在青铜椁上克制尸变的古镜,世上仅此一面。
周爷,胡老弟,你们若肯割爱,我一定不让各位吃亏,如何?”
明叔把知道的一切全盘托出,脸上透着诚恳,期盼地看着周存,希望能得到他的肯。
他知道,这笔交易能否成功,关键取决于这位年轻周爷的态度。
明叔说完,老胡内心震撼不已,没想到一面镇尸古镜竟有如此渊源,还曾用来黄河里的鳌尸。
这镇尸古镜岂不是一件功德无量的神器?
胖子双眼放光,虽然有些内容没听懂,但有一点很明确——这镇尸古镜与秦始皇有关,必定极其珍贵。
雪莉杨也吃了一惊,她也没料到这面古镜如此重要。
此时,老胡也无法决断,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等待周存的回答。
周存一边把玩翡翠龙纹扳指一边说:“既然事情已经挑明,我也直截了当。
镇尸古镜我确实拥有,也如你所说,但这面镜子我是不会给你的。”
明叔闻言立刻急切起来:“周爷,要是我的条件不合心意,尽管提,我有的东西,您可以随意取走!”
周存道:“别急,镇尸的方法我们自然有别的办法。
实不相瞒,在座的除了大金牙,其余都是摸金校尉,而我,则是这一代的丘中郎将。”
“摸金校尉?”
“丘中郎将?”
明叔震惊地问道。
没料到,这几人竟是传闻中的摸金校尉与丘中郎将。
他人苦求不得,他们却齐聚一堂。
难怪他们如此富有,住豪宅、开名车,连受过伤的东西都是宫廷珍宝。
若他们是摸金校尉与丘中郎将,这一切便都说得通了。
想起之前找到的黄金面具和飞蛾玉佩,竟都来自古墓。
作为摸金校尉与丘中郎将,拥有镇尸之法也是存常。
明叔立刻笑道:"
原来在座各位就是传说中的摸金校尉与丘中郎将,若有你们亲自动手,我自然更加放心。”
周存摆手道:"
先别急着高兴,要知道,请一位摸金校尉的代价不是普通人能承受的,更何况是四位摸金校尉与一位丘中郎将。”
周存的意思很清楚:我们很昂贵。
明叔笑着回应:"
当然,当然,请稍等。”
片刻后,明叔再度现身,手中拿着两个价格不菲的木盒走到桌前,放在周存身旁。
他先打开小木盒,里面是一件古韵十足的玉器。
众人只觉木盒一开,屋内的酷暑顿时消散无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