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鲜明对比,而风与长楸营造出的萧瑟氛围,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不舍与感伤情绪。
4.浮云难嗣音,徘徊怅谁与
-解析:“浮云”在古诗中常象征着漂泊不定,这里用来比喻友人此去的行踪。“难嗣音”意思是难以继续传递消息,诗人担忧友人离去后,如同浮云般行踪不定,彼此之间很难再互通音信,直接表达出对与友人失去联系的深深忧虑。“徘徊怅谁与”,诗人在原地徘徊,满心惆怅,“怅”字直接抒发内心的失落情绪,“谁与”则强调了诗人不知今后还能与谁相伴的孤独感,进一步强化了离别的愁绪,将诗人对友人的眷恋与依赖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5.傥有关外驿,聊访狎鸥渚
-解析:“傥”表示假设,如果。诗人设想倘若友人有机会经过关外的驿站,“聊访狎鸥渚”,不妨到狎鸥渚来寻访。“狎鸥渚”是一个充满诗意与宁静的地方,代表着一种闲适、美好的情境。诗人通过这样的假设,表达了对未来与友人重逢的期待。在前面充满离别愁绪的氛围之后,这一句为全诗带来了一丝希望的曙光,使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多元,在忧伤之中蕴含着对未来相聚的温暖期许。
……
句译:
1.离烛有穷辉,别念无终绪:离别的烛光终有燃尽之时,而离别的愁绪却绵延无尽没有头绪。
2.歧言未及申,离目已先举:岔路口话还没来得及说出口,目光已先望向友人离去的方向。
3.揆景巫衡阿,临风长楸浦:在测度日影的时分于巫山衡山曲折处分别,在长楸成荫的水滨临风作别。
4.浮云难嗣音,徘徊怅谁与:你如浮云般行踪不定,音信难通,我徘徊着,惆怅今后与谁相伴。
5.傥有关外驿,聊访狎鸥渚:倘若你路过关外的驿站,不妨到那狎鸥渚来寻访我。
……
全译:
离别时的蜡烛,光辉终会燃尽,离别的愁绪,却绵延无尽没有头绪。
岔路口该说的话还没来得及倾诉,目光已先望向你即将离去的方向。
在特定时分于巫山衡山的曲折处,我们在长满楸树的水滨临风作别。
你此后如浮云般漂泊,音信难通,我独自徘徊,满心惆怅不知与谁相伴。
倘若你有机会路过关外的驿站,不妨到那宁静的狎鸥渚来寻访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