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任务:从安陵容开始 > 第361章 已成定局

第361章 已成定局(1 / 2)

然而世事流转从不由人,即便宜修病倒,甚至更糟,也拦不住既定的走向——

除非她真到了吐血身亡的地步,或许还能搅乱些什么,否则,她的病根本掀不起波澜。

而且这次时疫,因药方研制及时,倒没折损太多人命,唯独到了欣常在这里,成了那个倒霉的例外。

但是这事明面上谁也怪不到安陵容头上,总不能怨怪她没早些发现那方子吧。

于是所有人都只能在背地里暗骂蒙古嫔妃果真心狠手辣。

可有多少人心里都在盘算,若自己有那般底气,怕是也会做同样的选择,只求快刀斩乱麻。

就连雍正那边,听闻欣常在的结局,也只淡淡回了句“知道了”。

况且时值疫期,诸事从简,欣常在虽以贵人位分下葬,却连场像样的丧仪都没有,就这样悄无声息地便入了土。

而待时疫的风波渐渐平息,有两件事就被雍正提上了日程,首当其冲便是对安陵容的嘉奖。

其实现在的后宫里,也早就开始议论纷纷,只是除了寥寥几人,大多嫔妃都没往“抬旗”上琢磨——

在她们眼里,抬旗哪有晋封来得实在?若安陵容真能晋位贵妃,稳稳压过华妃,

再加上有皇子傍身、圣宠不衰,那风光可就无人能及了。

而且对于皇子而言,生母是贵妃,更是将来举足轻重的筹码。

可雍正心里的算盘,也早就打得明明白白。

他宠安陵容是真,但骨子里的政治考量更重。

这贵妃之位,即便要封,也只会封给年世兰——

毕竟年羹尧手握兵权,是能为他冲锋陷阵的利刃,年世兰的位分,从来都与年家的势力绑在一起。

至于安陵容,安家底子太薄,毫无根基。

若贸然将她推上高位,没有家族支撑,只会成了所有人的眼中钉,平白惹来祸事。

若是她没生六阿哥,雍正或许还能狠下心,让她做个制衡各方的“靶子”;可如今,六阿哥是后宫里唯一的新生儿,

也是他眼下能指望的皇子之一,就为着这个,他也断不能让这孩子的生母陷入险境。

毕竟,把安陵容推得太高,六阿哥不仅讨不到好,反倒可能被牵连。

他已经又没了一个孩子,绝不想这个能稳稳立住的儿子再出任何差池。

而且安陵容此番功绩,不说功德无量,却也是救了无数人命,其中更藏着多重政治意味。

他刚登基便遇时疫,暗处早有那有心人在窃窃私语,质疑他的气运。

而安陵容在他登基初期便怀有身孕,此次又在时疫中起到关键作用,

在许多人眼中,这便是“有福”的佐证,恰好也能堵住那些非议的嘴脸。

是以,即便雍正不想让安陵容压过华妃,却也必须给她足够分量的补偿。

这时,清朝前几任帝王常用的“抬旗”之法,便浮现在他心头。

只是此事虽涉后宫,却因安陵容的功绩牵连了前朝观感,雍正也不愿独断专行,

便传了张廷玉,连同鄂尔泰、李卫等几位他倚重的大臣一同前来商议,当然,其中也包括佟家的现任家主隆科多。

只是让雍正没料到的是,他召来的这几位大臣,心里其实都有着各自的盘算。

像是张廷玉和李卫这种身为汉人,又辅佐过康、雍两代帝王的,也早已算得上是老谋深算之辈。

他们心里其实都很清楚,若昭妃今日不能借此时机被赐抬旗,那六阿哥便永远失去了触碰储位的机会。

况且这昭妃身上流的,终究是他们汉人的血脉,即便是抬了旗,这血脉也是刻在骨头里的,是永远也改不了的。

所以,张廷玉他们今日来之前就已经商讨过来,必须支持到底——

若昭妃的六阿哥将来真有机会坐上那个位置,那这位身有一半汉人血统的帝王,

对他们这些汉臣、对天下汉人而言,又何尝不是百年难遇的转机?

想必到那时,汉人在朝中的处境、在这天下的分量,或许就能真正的加重几分了。

再加上昭妃如今也有这般功绩在手,抬旗本就是合情合理的,那他们自然也要全力赞同,

所以当下便也都开始大义凛然地进言,力主按雍正之意行事,这样既显皇恩,也合民心。

而在一旁静静观察着这一切的隆科多,其实心思也更加活络,

他早就察觉出眼前的帝王,怕是已有那卸磨杀驴之势。

虽说乌雅太后那边曾暗示过会为他周旋,可依他对这位新君的了解,多半也是枉然的——

说不定太后越是说和,反倒会让他这位“顾命大臣”死得更快。

不过到了他这把年纪,其实生死也早已看淡,只是佟家的后路他也不能不谋。

他若有一日真被雍正赐死,那佟家势力必定会大打折扣,甚至稍有不慎就会落得个万劫不复的下场。

更何况庆复那边早把这昭妃的底细透给了他,他其实心里也是倾向于支持抬旗的——

这或许也是

最新小说: 赘婿翻身:龙主,属下恭迎您归位 廖桂芳李青峰 造化仙葫 末日怪谈:我的同学不是人 时间回溯,我在暴君心上疯狂蹦迪 谍战风云之捕风者 老九门之密藏风云 都市:弱者逆袭!从壕无人性开始王焱肖恩哲 九叔:师叔祖,求您别再整活了 糙汉带娃回村后,日子红火顶呱呱廖桂芳李青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