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日,安陵容也都在为公主的和亲之事,做着相关的事宜与部署。
而雍正也是下旨,命内务府进行全力配合,这让后宫众妃一时都有些摸不着头脑。
碎玉轩内,甄嬛一边教淑和练字,一边听着崔槿汐汇报。
就见其若有所思地说:“也不知昭妃到底是怎么想的。
英格可汗都已经这把年纪,公主到了那边又能撑上几年?却为何还要安排的如此尽善尽美。”
崔槿汐见甄嬛若有所思,便顺着话头接道:“莫不是因昭妃先前保下了朝瑰公主,心里对这尔晴公主有了几分亏欠,
才这般大手笔地为她筹备,算是睨补一二?”
甄嬛指尖轻轻点着桌面,细细思忖片刻,却又摇了摇头:“想来事情该不会这么简单。”
她顿了顿,目光落在淑和写的字上,又道:
“再者说,公主嫁去准噶尔,也需得在一两年内就诞下王子,才能站稳脚跟,使得昭妃的心思不落空。
而这些我能想到,皇上又怎会想不到?可偏他还如此纵容,这里头的门道怕是不少。”
“说来皇上近来对昭妃也确实是太过宠爱了些,连新晋的柔答应,这些日子也都没能见着皇上几面。”
甄嬛听罢,也轻轻叹了口气。
又抬手揉了揉淑和柔软的顶,才缓缓放下握着公主的手,语带感慨道:
“如今看来,这后宫也不全都是凭借宠爱而立足的。
这能为皇上分忧解难,现在看来也是一条实打实的出路。
不然,昭妃近来的风头,也不会盖压过这宫内的所有人。”
崔槿汐听罢,也是笑着点头:“想皇上之所想,急皇上之所急,本就是后宫嫔妃的本分。
说来这次竹篮打水的,还得是咱们的皇后娘娘。
本是一场夫唱妇随的好戏,却被昭妃给裹乱成这般田地。”
甄嬛见她当着淑和的面有些口不择言,瞧了她一眼后唤来流珠,对淑和道:“劳逸结合,去玩一会儿吧。”
待淑和离去,这才低声道:“孩子面前,少提皇后。”
接着她才继续说道:“昭妃不可小觑。
可你当皇后便是泥捏的?
手里握着太后娘娘的人手,她又如何肯咽下这个大亏?往后昭妃那边,怕是有的受了。”
“不过,她也算是给我提了个醒。
单有宠爱,保不齐最后也要落得个色衰而爱驰。
那咱们便也学她,双管齐下。
也怪我从前太过小心谨慎,侍奉御前时不够大胆。
几次皇上问计,我都用春秋笔法挡了回去。
可你瞧昭妃如今,
公然替皇上排忧解难,太后不也没多说什么?甚至这宫里宫外还都夸她良善。
这条路,又不是只她昭妃一人能走。”
而崔槿汐也想起最近得来的消息——果郡王近来消沉得很,这一时半刻怕是指望不上他能帮小主了。
如此一来,便只能靠着她们自己来谋划一番,总不能让小主只凭着脸蛋在后宫立足。
更何况,那位柔答应,她冷眼瞧着,长得也很像纯元皇后。
只是不知,这又是谁的手笔了……
于是她便也赞同的点了点头,“小主聪慧不下昭妃,既有前人趟路,那小主便可依葫芦画瓢。
只是小主也还需警醒些,需知这御前之事,也并非事事都能掺和的。”
甄嬛笑了笑,拍了拍她的肩:“我自知伴君如伴虎。
但皇上登基才几年,若我不能在这一两年内重回高位,
等宫里一茬茬新进的嫔妃入场,留给咱们的机会怕是更少了。”
说到这里,她话锋一转,意有所指地问道:“说来,最近苏公公那边,同咱们碎玉轩的来往,可是少了许多。
你要是得空的话,便找机会去探探口风,看是不是出了咱们不知道的事。”
“奴婢省得。
等找到机会便去问询一番。”
崔槿汐听罢也是立即躬身应下。
其实崔槿汐心里并不想去。
苏培盛既刻意躲着,那自然有他的道理。
可小主既开口,她也不能推辞,便打定主意,只做些小小的试探,先摸个口风再作计较。
就在皇后等人还在看昭妃为公主和亲忙里忙外的热闹时,一则消息以最快的度传入了紫禁城——
那就是公主的和亲对象英格可汗已经暴毙,而准噶尔现在也正忙着角逐新可汗。
消息先到了养心殿。
雍正得知后,喜上眉梢之余,更是连笑三声:“容儿可真是朕的福星!”
一个强健却尚未站稳脚跟的新可汗,配上他们大清的公主,也正是绝配。
而这新可汗也必然有求于大清,那他们的公主也就能趁机尽快站稳脚跟。
毕竟老可汗已死,权力重新洗牌,只要公主心有谋划,也定能借此谋得不少好处。
毕竟她可是王妃,新可汗若不想在当下就与他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