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忘川听完之后,微微点了点头,表示认同。
他不禁暗自思忖着,的确,正是这样恶劣的生存环境塑造出了魔渊位面上彪悍的民风。
这些人们自由奔放、尊崇强者,再加上受那死灵之气所影响的独特功法,最终使得他们被外界称为魔修。
回想在乘坐兽车赶路途中与人交流的时候,李忘川就已经了解到,在这里并没有像其他地方那样明确区分妖兽、灵兽以及仙兽等类别。
所有的兽类统统都被称作魔兽。
而且令人惊讶的是,这些魔兽几乎万中无一拥有灵智,因此它们根本无法化形成人形,只能完全依靠自身的本能在这片土地上生存繁衍。
对于那些魔兽而言,人类仅仅只是其食物链当中的一环罢了。
尽管魔兽缺乏灵智,但它们却凭借着与生俱来的血脉力量存在着强弱之分。
曾经有传闻说有人遭遇过实力足以与元婴期修士相媲美的强大魔兽,但因为无人能够证实此事的真实性,所以它也只能沦为一个口耳相传的传说故事。
然而,对于居住在城外的居民们来说,情况则截然不同。
他们别无选择,唯有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去努力打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栖息之所。
同时,还要时刻面临与凶残的魔兽展开生死搏斗的危险局面。
进城对于他们来说,仿佛是一个遥不可及、难以实现的奢望和梦想。
李忘川随着天山姥姥一行人来到了酆都城的城门。
城门处有一小队士兵模样的修士正在进行着查验。
这些修士身着统一的黑色战袍,上面绣着银色的符文,显得威严而庄重。
他们手持长戟,目光警惕地扫视着每一个靠近城门的人。
当看到天山姥姥的时候,这些修士仿佛都很熟悉,纷纷露出恭敬的神情。
可是,当李忘川想要跟随进入的时候,却被其中一名中年兵士拦了下来。
他面无表情地盯着李忘川,语气冷硬地说道:“外来修士,需缴纳灵石方可入城。”
李忘川正欲开口解释,天山姥姥却已经迈步上前,微微一笑,低声对那中年兵士说了几句。
她的声音很低,李忘川听不清楚,但只见那中年兵士的神情逐渐缓和下来。
随后,天山姥姥从袖中取出一小袋灵石,递给了对方。
那中年兵士接过灵石,满意地点了点头,挥手示意放行。
李忘川这才随着天山姥姥踏入了酆都城内。
一进城,李忘川便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
酆都城内的空间无比辽阔,仿佛是一座巨大的平原被无形的城墙圈了起来。
街道宽阔而笔直,两侧的建筑高大而雄伟,风格各异,既有古朴的石质建筑,也有华丽的金属构造,彰显着这座城池的繁荣与强大。
街道上人流如织,修士们三三两两,或行走或交谈,脸上带着或严肃或轻松的神情。
他们身上的服饰各异,有的身披战甲,显然是城中的守卫;有的身着长袍,显然是修炼之人;还有的穿着普通的布衣,显然是城中的普通居民。
李忘川抬头看向天空,这才现,笼罩在城外的光罩在这里显得更加清晰。
光罩的正中,有一道闪烁着璀璨灵光的金色符箓悬在其中,仿佛是整个光罩的核心。
那金色符箓散着柔和的光芒,将整个城池笼罩在一层淡淡的金光之中。
李忘川心中一动,他隐隐感觉到,这光罩和金色符箓绝非普通之物。
他回想起之前在城外感受到的天地元力,那种驳杂而难以吸收的元力,而此刻,城内的天地元力却无比浓郁,纯净得仿佛可以直接被修士吸收。
他仔细观察了一会儿,现光罩似乎在不断地吸收外界的天地元力,然后将其传输给那金色符箓。
而金色符箓的作用,正是过滤这些驳杂的元力,并产生浓郁纯净的天地元力,供城内的修士修炼。
难怪要想进入城中,必须要花费灵石或者购置房产。
想必无论是阵法产生的光罩,还是那金色符箓,都是极为厉害的手段,消耗也必定极为庞大。
李忘川虽然对符箓以及阵法并不是很了解,但他也没想到魔修竟然将这些手段利用到了如此极致的地步。
他心中不禁感叹,魔修虽然被外界视为异类,但他们在这恶劣的环境下,却能创造出如此强大的防御和修炼环境,实在令人刮目相看。
正当李忘川沉浸在这惊叹之中时,天山姥姥的声音将他拉了回来:“忘川公子,这酆都城的阵法和符箓,乃是城中几位长老长年维持的。
至于是谁布置的,早已都成为了传说。
不过据说,这光罩已经存在了数千年,而那金色符箓更是从远古时期流传下来的至强符箓。
正是因为有了它们,我们才能在这魔渊位面中立足。”
李忘川此时目不暇接的看着周围的一切,心中充满了震撼。
随即天山姥姥拿出了之前的兽车,而四名大汉则是拿起不知道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