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的医护人员准备接诊,按培训的流程来,先测血氧和体温,再分区域安置。”
接下来几天,病人源源不断被送到医院。
第三天傍晚,刘媛媛抱着登记本冲进办公室,声音带着些微疲惫:
“裴医生,今天又收了二十七个人,隔离楼的床位已经满了,还有五个轻症病人在走廊临时加床呢。”
裴希桐刚给一位重症病人扎完针,摘下手套揉了揉眉心:
“把楼下的会议室也改成临时病房,再加二十张床,我跟周院长说一声,让他再协调些被褥过来。”
更棘手的是医护人员紧缺。
原本二十多个医护人员连轴转了五天,个个眼里都布满红血丝。
好在病人达到三百人时,就没有增加,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更让人高兴的是,最先住进医院的病人,在发烧五天以后就没再反复,但是裴希桐怕病情反复,就安排他们在医院观察,确定没有问题以后,才能出院。
这天早上,裴希桐查房时,看见护士小李靠着墙就睡着了,手里还攥着体温表。
她轻手轻脚地帮小李盖上外套,转身就看见之前那位体温降下来的李师傅,正扶着另一位病人慢慢走。
“李师傅,您身体还没完全好,怎么起来走动了?”裴希桐走上前问。
李师傅咧嘴一笑,露出两排黄牙:
“裴医生,我喝了您的药,病好了,现在浑身有劲!
看你们护士姑娘们累得直打晃,我想着帮着递个水、拿个东西,也能让她们歇会儿。”
这话刚说完,旁边几个病情好转的病人也纷纷开口:
“裴医生,我们也能帮忙!”
“我力气大,能帮着搬药箱!”
裴希桐心里一热,眼眶有些发潮。
她仔细查看了几位病人的体征记录,诊脉以后,确认他们都已度过急性期,马上就好痊愈了,便点头应下:
“那太好了!
但大家要记着,只能做些轻省活,千万别累着。
小张,你给这些帮忙的病人分分工,再给他们发些口罩和手套,每次帮忙前后都要消毒。”
有了好转病人的帮忙,医护人员的压力顿时减轻不少。
王大哥戴着口罩坐在护士站,一笔一划地记录着每个病人的体温和症状;
李师傅推着小车,挨间病房给病人送药送水;
十天里,隔离楼里的病人已经达到三百人,可病房里却没有一丝慌乱。这天早上,裴希桐刚查完房,小张就蹦蹦跳跳地跑过来:
“裴医生!李师傅他们五个个最早喝药的病人,已经连续五天没发烧了,身上的红疹也消失了!”
裴希桐立刻拿着病历本去看,给李师傅几人搭了脉,又看了各项检查数据,笑着说:
“李师傅,王师傅,你们这是痊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