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希桐连忙接过孩子,指尖先探了探小家伙的额头,又摸了摸脖颈处,眉头微蹙:
“孩子烧得有点急,先把衣领松开点。”
她一边说着,一边取出银针,找准孩子的穴位进行针灸,下针以后,注入内力进行疏通,片刻之后取针,孩子的体温奇迹般地降了下来。
孩子的哭声渐渐弱了,小脸蛋也从通红慢慢恢复了些血色,妇人看着怀里安静下来的娃,伸手摸了一下孩子的额头,激动得眼泪直流:
“降了,宝儿的体温降下来了。
裴医生!您真是活菩萨啊!俺家娃要是有个三长两短,俺也没法活了!”
说着,她就要给裴希桐跪下。
裴希桐赶紧扶住她,温声说:
“大姐这可使不得,这是我该做的。
孩子就是急性外感发热,我再给你开一副药,回去按剂量煮水喂,注意别让他再着凉,明天再带过来让我看看。”
妇人连连点头,小心翼翼地接过药方,又对着裴希桐鞠了好几个躬才抱着孩子离开。
义诊的队伍越排越长,裴希桐和医疗队的同事们忙得连喝口水的功夫都没有。
太阳渐渐西斜时,最后一位村民才看完诊,王玉良看着收拾东西的裴希桐,递过来一壶温热的茶水:
“裴医生,辛苦你们了!今天来的村民都夸您医术好,说您是咱们村的贵人呢!”
裴希桐接过水壶喝了两口,笑着说:
“王支书客气了,能帮到乡亲们就好。明天我们还会来,把剩下的村民都看完。”
等医疗队回到军区医院,天已经黑透了。
裴希桐刚走出医院大门,就看到萧战野穿着军装站在路灯下,看到她过来,他快步上前,声音带着几分心疼:
“今天怎么这么晚,累坏了吧?”
裴希桐挽起他的胳膊,笑着说:
“还好,就是有点饿了。”
“那咱们快点回去,大家都在等你吃饭呢。”
“哎呀,你们先吃就行,不用等我。”
萧战野无奈地笑着:
“我也是这么说的,可是大家都要等你回来一起吃,我就来接你了。
走吧,这会儿饭菜还热着呢。”
两个人说着话,回到家里。
看到两人,陈芬芳迎了上来,“哎吆,桐桐,你可回来了,今天怎么突然就下乡义诊了?累不累啊,饿不饿?”
裴希桐笑着说:
“妈,我不累,就是有点饿。
今天去了医院,听小林说昨天宋文斌打听我什么时间坐诊,我不想见他,又想着村里的村民看病不方便,就跟院长申请了下乡义诊。”
“这样挺好的,快来吃饭吧!”
几人一起走到堂屋,开始吃饭。
饭桌上,裴卫国问道:
“桐桐啊,你们要义诊几天啊?”
“明天再去一天,就看完了。”
“那正好,后天放映电影,一点都不耽误。”
大家吃着饭,聊着今天义诊的情况,很快就吃完饭。
饭后,大家忙碌着收拾碗筷、桌椅,裴希桐和梁青青则学习医学知识。
第二天一早,裴希桐又早早地去义诊,宋文斌去医院找裴希桐,再次扑空,只能在心里暗暗发狠:贱丫头,以为躲着我就没办法了?
很快,放映电影的时间就到了。
晚上,裴家饭桌上的气氛比往常热闹几分。
陈芬芳刚把最后一盘炒青菜端上桌,就朝院里喊:
“快来吃饭了,吃完饭咱们去广场看电影,晚了就没有位置了!”
顾希霖掀开门帘进来,手里还攥着块干净的蓝布:
“二婶放心,我们都跟战友打好招呼了,先帮咱们占着靠前的位置,吃饭耽误不了事。”
吃完饭,一家人拿着马扎,抱着安安往广场走。
刚出家属院,就见路上满是说说笑笑的军属和士兵,孩子们跑在前头,手里举着零食,喧闹声顺着晚风飘得老远。
梁青青挽着裴希桐的胳膊,眼睛亮晶晶的:
“桐桐,我还是第一次看露天电影呢,听说银幕特别大,比电影院还热闹!”
“确实热闹,你看前面。”
裴希桐朝不远处指了指,广场方向已经聚满了人,临时搭起的银幕前,密密麻麻摆着各色板凳,韩御的几个战友正朝他们挥手。
“在那儿!”
顾希霖率先跑过去,帮着挪开两个小马扎,“快坐,这位置正好,前面没遮挡。”
萧战野把安安抱在怀里,让他坐在自己腿上,又给裴希桐递了瓶温水:
“一会儿电影开始了会有点凉,你要是冷就跟我说。”
陈芬芳则跟旁边的刘英聊了起来:
“刘姐,你也来了,快过来一起坐。”
刘英笑着坐到一起。
裴希桐拿出一个小布袋,从里面掏出瓜子:
“刘姨,妈,我带了瓜子,看电影的时候吃最好了。”
陈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