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咳得更厉害了,妈妈急得直跺脚。
苏浩泽想起上午观察到的护理细节,他立刻向护士站要了一个一次性口罩,动作轻柔地对折后,撑开形成一个简易的透气罩,隔在妈妈和孩子口鼻之间。
“这样能避免呼吸出的热气直接呛着,孩子能稍微舒服点。”
他一边示范,一边回忆着上午护士的手法,手掌虚虚地、有节奏地轻拍孩子的后背。
苏浩泽的动作沉稳而专注,带着一种现学现用的认真,反而透出一种让人安心的力量。
多少缓解了那位年轻妈妈的焦急的心情。
看着孩子的咳嗽似乎稍微顺畅了一点,她紧绷的情绪也明显缓和下来,连声说好几句“谢谢”。
梁教授处理完婴儿情况后,迅速过来接诊。
苏浩泽则退到一旁,协助护士疏导其他候诊家属,帮忙整理散落的玩具。
傍晚,两人在办公室休息。
苏浩泽看着窗外嬉戏的孩子们,心中酝酿已久的想法越发清晰。
他转过身,神情认真地对梁教授说:“梁教授,经过这一天的观察,我更加确信了一件事。孩子们需要的不仅是一剂良方,更是一种能被他们欣然接受的健康方式。您看......”
他指着窗外那些活泼的身影,“我在想,如果我们能做出让小孩子们追着妈妈要的‘小熊茯苓糕’,让挑食的孩子因为‘奥特曼山药饼’而爱上吃饭,那会是什么光景?”
“如果能把您刚才提到的‘观察唇色判断缺氧风险’、‘通过玩具喜好判断精神状态’这种对孩子的深度理解,和我们‘把良药做成马车’的理念结合起来。我们是不是可以一起研发一套真正适合中国孩子体质、让他们看一眼就喜欢、吃一口就爱上的儿童药膳体系?””
苏浩泽说话的时候目光诚恳,语气里满是认真:“您的团队提供专业的理论指导和安全性把控,我们负责将理念转化为美味可口的食物。这不仅是开发产品,更是想探索一种新的健康生活方式,让传统智慧能更好地培育下一代。不知道您是否愿意和我们一起,做这个大胆的尝试?”
梁教授没有立刻回答,她看着苏浩泽眼中闪烁的、不仅是商机更是使命感的火花,又想起他今天在诊室里表现出的耐心与智慧。
片刻沉默后,她嘴角浮起一丝笑意,眼中带着认可与期待:
“苏先生的这个提议,很有意思。你描绘的这个前景,也确实让人心动,是个值得探索的方向。过两天,我带团队去你们厨房实地看看,到时候我们详细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