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续批次全部复核!"
苏浩泽一个箭步上前,亲自监督复核过程。
三分钟内,备用秤启用,误差被记录并纳入计算,危机解除。
整个过程没有指责,只有高效的协同应对。
这个小插曲反而让团队证明了他们的应急能力。
所有步骤都在无声的默契中高效完成。
前厅服务团队则练习着高效的点单、传菜和应对各种询问的标准化话术。
最终,所有餐品在预定时间内完成。
品控组随机抽样检测,风味和数据稳定性均达到预定标准。
当测试顺利完成时,老陈突然从冰柜里端出一盘晶莹剔透的山楂糕,这是他用测试间隙悄悄制作的。
“酸甜开胃,助消化,”他粗声粗气地说,但眼角的笑意透露了他的用心,“免得有些人熬夜熬得胃不舒服。”
"陈师傅威武!"几个年轻人欢呼起来,品尝着酸甜适口的山楂糕,互相分享着哪个角度切下去口感最好,疲惫仿佛也消散了大半。
当最后一份样品检测通过时,厨房里没有欢呼,只有一片如释重负的、疲惫却满足的寂静。
巨大的压力终于化为了扎实的信心。
老陈擦了一把额头的汗,看向苏浩泽,嘴角艰难地扯出一个笑容:“苏总,这‘枪’,总算磨得差不多了。”
苏浩泽环视着眼前这支经历高压淬炼、眼神却愈发坚定的团队,重重地点了点头。
窗外,夜深如墨,只有零星几点灯火与他们的厨房遥相呼应。
灶火已熄,厨房里整洁如新,只有空气中还隐约残留着当归、黄芪与羊肉交融的醇厚香气,以及天麻蒸鱼留下的淡淡清香,默默诉说着一夜的奋战。
临走时,苏浩泽变戏法似的拿出几个香囊分给大家,里面装着安神的药材:“回去挂在床头,好好睡一觉。明天我们做最后复盘,后天可是个大日子。”
这细心的小礼物让团队成员们相视而笑,心中充满暖意。
团队成员们拖着疲惫的身体陆续离开,他们的眼神交汇时,不再有焦虑,只剩下一种沉静的自信和期待。
苏浩泽最后一个离开,他关掉灯,站在空旷的厨房门口。
都市的霓虹透过窗户,在他平静而坚定的脸庞上投下淡淡的光影。
距离“膳时记”的开业大考,还有最后一天的调整时间。
他们,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