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麒麟豆腐(2 / 3)

上赵志威写的这篇《一顿饭,见证最好的友情与最暖的匠心|记苏氏餐厅意外之夜》的博文已经被转发了十几万次,点赞也有有三十多万,评论数更是突破了十五万。

而且这个数据还在持续地往上的涨。

光是苏氏私人菜馆的官方账号就收到了不少评论私信,全都是在问麒麟豆腐。

他看到网友们对麒麟豆腐的好奇和喜爱,也看到了赵志威文中那份真诚的感谢。

几分钟后,在那条询问度最高的有关“麒麟豆腐”的评论下,苏浩泽用苏氏私人菜馆的官方账号做出了回复。

“感谢“@W哥带你吃好的”的厚爱和各位网友的关注。品麒麟豆腐本是当晚一时有感而发的即兴之作,能得大家喜爱,荣幸之至。既然大家都强烈呼吁想品尝这道菜,本店决定于下一次更新菜单时,加入其中。再次感谢大家对于苏氏私人菜馆的喜爱跟支持。”

这条回复瞬间被点赞顶上前排!

“吃葡萄的小婉:苏老板大气!这才是真正听劝的好老板啊!已关注,下次去本市旅游必打卡!”

“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呜呜呜……看哭了。不仅是因为老板好,更是因为想起了我爷爷奶奶,他们也是这样,总想把好的留给我们。下个月我努力抢到苏氏的预订,带家里人去尝一尝。冲冲冲!!!”

“六六不是66:等等,所以这豆腐到底是啥味道啊?看照片里那个汤底绝对是高级清汤,不见一滴油花,味道肯定鲜掉眉毛。豆腐是嫩豆腐还是日本豆腐?那个‘麒麟’是猪肉糜还是鸡肉糜?W哥光顾着抒情了,能不能来个技术流点评?@W哥带你吃好的”

“爱美姐姐的k:就为了这道豆腐!我下个月必蹲预订。姐妹们,预约走起!为了这碗有故事的豆腐!”

面对粉丝的@和呼唤,赵志威也再次现身评论区。

他没有再发长文,而是转发了苏浩泽的回复,并配文:“@苏氏私人菜馆苏老板言出必行,格局非凡。各位朋友喜欢的千万不要错过,多多支持苏氏真的不亏!等我下个月抢到苏氏的预订,再替各位朋友品尝点评。抱拳jpg.”

他的这番互动又为自己涨了不少粉丝,又拉足了期待感。

原本只有三十多万粉丝的账号已经隐隐有突破五十万的趋势。

苏浩泽滑动着屏幕,看着这些飞速增长的、充满活力和善意的评论。

他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他看到的不仅仅是热闹,更是一种强烈的认可。

是对他个人和餐厅价值观的认可。

尤其是看到赵志威那条转发时,他忍不住轻笑出声。

不管大家身在何处,彼此多么陌生,但是对美食的喜欢都是一样的。

这就很好。

......

自从苏浩泽在网上回复了那句“将于下月初正式纳入菜单”后,一种微妙的期待感便开始在店内弥漫。

不仅是对客人,对员工也是如此。

后厨里,苏浩泽并没有立刻开始大规模试做“麒麟豆腐”。

他先将李厨和几位核心厨师叫到身边,将那晚即兴创作的过程和想法娓娓道来。

“……所以,这道菜的核心不在食材珍贵,而在于‘心意’和‘功夫’。肉糜的肥瘦比例、调味的深浅、豆腐挖坑的深浅、蒸制的火候,差一点,就不是那个味道了。”

苏浩泽用最平实的语言,试图将那种即兴的“感觉”传递出去。

他并没有制定死板的公式,而是划定了一个“风味区间”,鼓励几位厨师各自尝试,找出自己理解中“温润平和、鲜香适口”的最佳平衡点。

接下来的几天,后厨时常在营业结束后飘出淡淡的蒸豆腐香气。

蒸锅开启的瞬间,豆香与肉鲜交织的白色蒸汽扑面而来,在灯下晕开柔和的光圈。

苏浩泽像个严格导师,品尝着每一位厨师制作的作品,哪怕是学徒只要做了出来,他都会挨个点评。

“阿明的汤底鲜度够了,但欠一分清澈。”他用白瓷勺轻轻舀起一勺汤,对着光仔细查看了看,然后又去尝了尝另外一份,感受着各种味道在舌尖的平衡:“小周的肉馅嫩滑,但姜味强了一丝。”

“火候是东子的强项,这次豆腐的嫩度就恰到好处。”苏浩泽用勺背轻轻触碰豆腐表面,通过回弹的力度判断火候。

他没有选择唯一的标准答案,而是集众人之长,最终融合出了一个所有人都认可的“标准流程”。

这个过程,不仅完美复现并优化了那道“麒麟豆腐”,更让整个后厨的员工对苏浩泽更加佩服。

苏浩泽的对食材的尊重、对火候的敬畏、对食客心意的体察让后厨的员工们都受益匪浅。

尤其是几位帮厨学徒更是对于做菜有了更深的理解。

就在麒麟豆腐的热度持续发酵时,一篇题为《城市温度:从一碗豆腐看餐饮人文关怀》的深度报道在本市主流媒体刊发,引起了广泛关注。

这也让《寻味之旅》栏目组注意到这家一直活跃在网友口中的私人菜馆。

最新小说: 只想躺平却被迫带领全民走向飞升 重生2010:我要当男神 生命倒计时还在报复我,得知真相后妻子疯了 墨总,你的白月光回来了 开局婚配,我靠厨神系统名动天下 分手后,漂亮女总裁缠上我! 许你爱我 大学刚毕业,我住进高中女老师家 变身流氓鹦鹉,让校花全网社死! 父子都爱绿茶,我去边关养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