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停顿了一下:“妈,要不再住一段时间?孩子们舍不得您,我也习惯了有您在。”
这是真心话。
经过这两个月的磨合,林晓薇已经习惯了家里有婆婆的存在。
虽然偶尔还是会有些小摩擦,但更多的是相互理解和扶持。
婆婆显然没料到林晓薇会挽留她,愣了一下,随后眼中泛起泪光。
“晓薇,你是个好孩子。”
婆婆的声音有些哽咽,“但我还是想回老家。
不是因为你对我不好,而是我在那里住了一辈子,习惯了。”
林晓薇点点头,表示理解。
“不过你放心,”
婆婆接着说,“以后我会经常来看你们。
你们有空也常回家看看。
这样不远不近的距离,挺好的。”
拆石膏的那天,林晓薇和孩子们一起陪婆婆回老家。
和来时不同,这次婆婆的行李多了不少东西——孩子们画的画、林晓薇给她买的衣服、一家人的合影
回到熟悉的小院,婆婆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还是自己家舒服啊!”
她感叹道。
林晓薇看着婆婆在院子里慢慢走动,摸摸这棵花,碰碰那棵菜,忽然明白了婆婆的感受。
这里有她的生活和回忆,有她的社交圈和习惯。
强迫她离开这里,即使是为了她好,也是一种自私。
安顿好婆婆后,林晓薇带着孩子们准备回城。
临行前,婆婆神秘地塞给她一个信封。
“回去再看。”
婆婆说。
回程的路上,林晓薇打开信封,里面是一张存折和一张字条。
存折上有五万元存款,字条上婆婆工工整整地写着:
“晓薇,这些钱是我的一点积蓄,留给孩子们上学用。
这两个月,谢谢你包容我这个老婆子。
妈知道你不容易,以后别太省着,该花的就花。
缺钱就跟妈说。”
林晓薇的眼泪瞬间涌了出来。
她终于明白,婆婆不是不愿意付出,只是用她自己的方式在关心着这个家。
“妈妈,你怎么哭了?”
瑶瑶担心地问。
“妈妈没哭,是沙子进眼睛了。”
林晓薇擦干眼泪,微笑着回答。
晚上,林晓薇给徐静打了个电话,告诉她这两个月来的经历。
“所以你现在觉得婆媳应该同住吗?”
徐静问。
“不,”
林晓薇肯定地说,“我依然认为保持适当的距离是最好的。
但不同的是,我明白了距离不等于疏远。
在对方需要的时候伸出援手,平时各自过好自己的生活,这才是健康的婆媳关系。”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徐静轻声说:“也许你是对的。”
挂了电话,林晓薇站在阳台上,望着城市的夜景。
她想起婆婆小院里的那片星空,虽然不如城市的灯火辉煌,却有一种宁静的美好。
不同的生活,不同的方式,但彼此牵挂,相互尊重。
这或许就是婆媳之间最好的状态。
林晓薇拿出手机,给婆婆了条消息:“妈,下周末我们回家看您。
想吃什么?我给您带。”
几乎是立刻,婆婆就回复了:“什么都行,你们回来就好。”
林晓薇微笑着放下手机。
夜空中的星星一闪一闪,像是婆婆在老家望着她的目光,温柔而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