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后,林薇收到了陈远寄来的包裹:一件淡紫色的羽绒服,正是当下流行的款式,还有几本她随口提过的参考书。
她试穿羽绒服,尺码正好,镜中的自己几乎认不出来——原来她也可以这么漂亮。
室友们回宿舍看到她,纷纷惊呼:
“林薇,这衣服真适合你!”
“你早该这么穿了!”
“看来是有男朋友疼的人啊。”
林薇红着脸脱下外套,小心地收好。
她给陈远短信:“衣服收到了,很合适,但太贵了吧?”
陈远回复:“你喜欢就好。
我在广东升职了,现在是小主管,工资涨了不少。
别为我省钱。”
大一下学期,林薇的变化更加明显。
充足的饮食和规律的作息让她长高了些,原本瘦削的脸庞丰润起来,流露出青春的光彩。
她开始收到情书,起初她只是悄悄扔掉,后来竟有男生直接到教室里向她表白。
最执着的是学生会副主席周磊。
他是长春本地人,家境优渥,自信阳光,在校园里有一群追随者。
一次偶然的文学讲座,他坐在林薇旁边,被这个安静秀美的女孩吸引。
周磊的追求来得热烈而直接:每天等在教室外,邀请她共进午餐;周末约她去图书馆;得知她喜欢某位作家,立刻买来全套作品送给她。
林薇一一拒绝,但周磊并不气馁。
一天晚上,他甚至在女生宿舍楼下用蜡烛摆出心形,大声喊着她的名字。
全楼的女生都探出头来看热闹,林薇不得不下楼面对他。
“周磊,我有男朋友了。”
她直截了当。
“我不信,从来没人见过他。”
周磊举着一束玫瑰,“给我一个机会,林薇,我会对你好的。”
“他真的存在,在广东工作。”
林薇坚决地说,“请不要这样了,影响不好。”
她转身回宿舍,身后传来其他男生的起哄声和周磊固执的呼喊:“我不会放弃的!”
这件事后,林薇退出了学生会,尽管她已经是下一届宣传部长的热门人选。
室友们为她惋惜,她却说:“没什么比避嫌更重要。”
大二那年冬天,陈远终于再次来到长春。
这次,他看起来更加疲惫,但笑容依旧。
他住在学校附近最便宜的小旅馆,每天来接林薇下课。
他们并肩在校园里散步时,遇到了周磊和他的朋友们。
“原来你真的有男朋友啊。”
周磊上下打量着陈远,语气中带着不易察觉的轻蔑。
陈远穿着明显过时的夹克,鞋子虽然干净却已磨损,与周围光鲜的大学生们格格不入。
林薇紧紧握住陈远的手,扬起头:“是的,这就是我男朋友,陈远。”
周磊摇摇头走了。
那天晚上,陈远异常沉默。
“薇薇,”
分别时,他轻声问,“你会不会觉得我配不上你?”
“胡说八道什么?”
林薇嗔怪道,“没有你,我连大学都上不了。”
陈远看着她,眼里有复杂的情感流动,最终只是揉了揉她的头:“好好读书,快放假了,回家就能见面了。”
林薇不知道,那次见面后,陈远在回广东的火车上哭了整整一路。
他看到了她与那个男生之间的鸿沟,看到了她在这个世界的无限可能,也看到了自己与她的距离正在拉大。
大三那年,林薇面临着是否考研的选择。
她的成绩优异,老师鼓励她继续深造,甚至提供了几个推荐的导师。
“你想考就考,钱的事别担心。”
陈远在电话里说,“我现在工资更高了,供得起。”
但林薇拒绝了保研的机会:“我想工作了,早点回报你。”
“不要说这种话,”
陈远罕见地严肃起来,“我供你读书不是为了回报。
如果你有机会读研,就不要放弃。”
最终,林薇还是决定不考研。
真实的原因是,她现陈远这些年为了供她读书,几乎没有积蓄,还经常加班到深夜。
有一次通话,她听到他咳嗽不止,逼问下才知道他为了多挣钱,主动承担了车间里有毒有害的工序。
大四毕业季,当室友们纷纷收到研究生录取通知书时,林薇投递了家乡一所中学的简历。
很快,她收到了面试通知。
离校前夜,宿舍四个女孩在常去的小餐馆聚餐。
几杯啤酒下肚,话匣子打开了。
“薇薇,你真的要回那个小县城吗?”
睡她上铺的孙璐问,“张老师那么欣赏你,推荐你去省重点中学,你为什么拒绝?”
林薇抿了一口酒:“我答应过陈远,毕业后回去。”
“可是,你们”
另一个室友李悦斟酌着用词,“这些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