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送外甥女去车站的路上,外甥女突然说:“舅妈,这次来你这里我收获好多。
不仅有温暖的羽绒服,更有许多做人的道理。”
李丽笑着摸摸她的头:“只要你能懂,舅妈就很高兴。
以后遇到什么事,记得我们教你的就行。”
到了车站,外甥女上车前紧紧拥抱了一下李丽。
车缓缓开动,外甥女透过车窗向李丽挥手告别。
李丽回到家后,婆婆说:“这孩子真不错,懂得感恩。”
李丽深以为然。
此后,李丽依然过着自己平凡但充实的日子。
偶尔回忆起外甥女来玩的这段时光,都会露出会心的笑容。
她深知,生活中有这些温暖的点滴就足够了,贫富差距虽存在,但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感情才是最宝贵的。
几个月后的暑假,外甥女再次来到李丽家中。
这次她带回了学校颁的奖学金证书,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神情。
“舅妈,我能拿到这个奖学金,多亏了上次在这里学到的东西。”
外甥女兴奋地说道。
李丽高兴地接过证书看了看,夸赞外甥女懂事上进。
外甥女接着拿出一个精致的小盒子递给李丽,“舅妈,这是我用部分奖金给你买的小礼物,不贵重,但却是我的心意。”
李丽打开盒子,里面是一条漂亮的围巾。
她眼眶微微湿润,心里满是感动,“孩子,你能想着舅妈,真好。”
在接下来的假期里,外甥女主动帮忙做家务,陪婆婆聊天。
她还分享了更多大学里积极向上的人和事,让整个家充满活力。
假期结束后,外甥女离开,李丽每次戴着那条围巾,都会想起外甥女的懂事和温暖。
她明白,这份亲情在不断地成长和延续,无论贫富,只要用心经营,家人之间的情感纽带就会越来越牢固。
又过了一段时间,李丽所在的社区组织了一场公益活动,旨在帮助贫困地区的儿童。
李丽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并且打算把自己闲置的一些衣物和书籍捐赠出去。
外甥女得知此事后,从学校打电话过来,表示要用自己剩下的奖学金再购置一批文具捐过去。
李丽欣慰极了。
捐赠那天,李丽看到很多邻居也都纷纷献出爱心。
大家把捐赠物整齐地堆放在一起,有崭新的棉被,有用过但保养很好的儿童读物等等。
这些东西承载着大家满满的善意。
李丽想到以前对外甥女的照顾,如今外甥女也懂得回报社会,这就像是爱的传递。
她相信这些捐赠物到达贫困地区的孩子手中时,也会在那些孩子心中种下善良的种子。
不久后,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收到了捐赠物资,一封封感谢信寄到了社区。
其中有一封信专门提到了李丽和外甥女捐赠的文具,那孩子说他从来没用过这么好的铅笔和本子,一定会好好学习。
李丽拿着信,心中满是欣慰。
过年的时候,外甥女又回来了。
她整个人看起来更加成熟自信。
饭桌上,外甥女讲起在学校参加的志愿活动,鼓励全家都可以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之事。
大家听得津津有味,纷纷表示赞同。
年后,社区里开展互帮互助计划,李丽和婆婆商量后决定帮扶一户困难家庭。
外甥女知晓后,利用课余时间收集旧衣物,整理书籍,还动同学们捐赠。
在她们的努力下,那户困难家庭得到不少帮助,生活渐渐改善。
随着时间推移,李丽现身边的人受到她和外甥女的影响,都更加乐于奉献。
这种改变如同涟漪般扩散开来,整个社区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
李丽感慨万千,她知道这一切美好的变化,都源于最初那份真诚对待外甥女的心意,以及外甥女的感恩回报。
又一年过去了,外甥女即将大学毕业。
她面临着就业的抉择,李丽和家人都十分关心。
外甥女表示想去贫困地区支教一段时间,她觉得那里的孩子更需要知识的灌溉。
李丽虽然有些担心,但还是全力支持。
出那日,全家人都去送行。
外甥女背着行囊,眼神坚定。
在支教期间,她定期写信回来讲述那边孩子的纯真和对知识的渴望。
李丽和家人也时常寄些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过去。
两年后,外甥女支教归来。
她变得更加沉稳坚毅,带回了许多学生们亲手制作的小工艺品。
这些简单却饱含深情的物件被摆在客厅显眼处。
外甥女凭借支教经验顺利找到了一份教育类工作,她立志要把在贫困地区感受到的温暖和力量传递给更多孩子。
李丽面带微笑,目光温柔地凝视着外甥女,眼中流露出满满的欣慰之情。
她亲眼目睹着外甥女从一个稚嫩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