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谍海孤雁 > 第1464章 旱情预警

第1464章 旱情预警(2 / 3)

塞了,再无雨降下,那田地自然减产乃至绝收,旱,是田地无水可用,产不出粮,人无粮可食,于是成灾。

而水利设施,便是将这些尚存的水,引至田地浇灌,确保作物存活,继续产出粮食,不过林家能做的,只是在与自家有关的田地,展开相关工作。

其次,像薄膜,也有存水保水的效用,可指示塑料厂加紧研究生产,应用下去,当然,产量有限,只能从林家旗下,旱灾迹象较轻微地区的田块优先使用。

大棚也可多建一些,种粮食不太合适,但可种速长的菜,以菜代粮,也可以减少粮食消耗。

最后,自然是高产、耐旱这类作物的种植推广,高产,那款杂交玉米当仁不让,尽可能多的搞来种子,自然优先在林家的地块种植,肥料、薄膜加水利组合,能尽可能确保产量。

然后便是土豆、红薯这些,产量同样很高,这方面的选种上,林家这边也有些进展,产量这些拔高不少。

耐旱,则是高梁之类,其耐旱且产量还不低,在一些贫瘠之地也能有一些产量,可以从林家种子库,选取一些合适良种,向可能受灾地区的平民推广。

除此之外,林默还选了木薯跟佛手瓜两种作物,前者同样产量高,耐旱耐贫瘠,且喜热,林家之前其实已在偷偷推广种植。

只不过主要是在两广,那里水热丰富,木薯毕竟是偏热带的作物,在两广,哪怕是山地,也能有非常不错的产量。

其次是云贵,这里同样是贫瘠的山地居多,种木薯,产量可能稍偏低一些,但那是与自身相比,相较其他作物,其产量并不低。

林家在两地的农业布局,还有干蔗、咖啡及烟草,前者不用说,战略物资,后两者类似,是战场上,士兵消解困乏、紧张这些生理心理状态的佳物,且还可为国府创收。

话归正题,木薯在川渝这边是没怎么推广种植的,毕竟气候并不算太适宜,产量上并没有多少优势,最多在厂房顶上种植,当遮掩植物,顺带收获点产出。

不过现在,需利用其耐贫瘠耐旱的特点,将其种在所开垦的荒地中,原先是准备养田,但种的作物收成没什么保障,所以需木薯顶一两季,确保产出。

而佛手瓜,它其实才是林默最在意的抗灾作用,因其特点是挂果多、挂果期长,它是真可以一个藤节一个藤节的长果,藤上全是果。

至于挂果期长,在这边,正常八月结果,挂果时间,能一直到上霜将藤冻死,差不多能挺到十一、十二月份。

而如果使用地膜保温保湿,能将种植时间提前,用秸秆之类搭棚进行护苗,这时间便差不多能种植,水肥这些再保障,应该能将挂果时间提前至五六月份。

这样,他便能有近半年挂果期,期间保障充足肥力,其产量都不知能拉到何种程度,反正绝不会低,正常种一颗,那是能让几口之人吃都吃不过来。

而将其种在山洼山脚、溪流河道周边,这些不至于彻底没水的地方,便基本能保证存活,哪怕需运水进行浇灌,因为它是单颗长出一大丛,水往根部浇即可,很方便。

营养可能没多高,但重要的,是填饱肚子活命,至于种子,林家仓库里多得是,因为是单果单仁,且无需取出种子便会发芽,很多都已经长藤了。

林镇平听完林默最后这想法,是忍不住称赞,准备大肆推广一番,产量高、好管理、薄膜消耗也不大,非常适合种来应急。

不过二人合计一番,情况还是不算太乐观,主要是川地民众的抵御灾荒的能力太脆弱,而灾荒出现,可不是将灾民带走,便会无事发生,

灾荒出现,不可能瞒得住,哪怕出手解决应对,像囤积、哄抢这些人祸同样会发生,只是会小一些,但同样会影响很多人,尤其抗灾能力脆弱的底层,两人粗略估了估,受灾人数怕是要以百万计数。

这等规模,林家及有合作有联系之人的产业全动员起来,大概率也抗不住,好在林默还有其他资源可用,请林镇平尽快实施应对之策后,林默没再逗留,快步离开。

再次找上林镇德,告知了情况,也请他这边动一动,启动些大工程,像修路修城、建机场、挖防空洞等,赶紧申请一番,到时既救灾,也利用灾民完善山城及周边各类设施。

林镇德是同意这方案,别的都不说,单是饱腹便能驱使人干活儿,这人力成本可谓极低,划算,但也有担忧,粮食问题。

林默说了自己的安排,可能确实需要上面调拨一些,但等到今年作物产出陆续下来,只要旱灾范围不算太大,或人祸不大规模扩散,基本便能稳住局势,就地解决粮食问题。

讲清楚,林默也没再继续逗留,回去后,立马汇报了相关情况,应对方案这些,这是给处里、修械所,乃至投资的各类项目公司等,留出时间做计划。

这是救灾,但同时也是谋功劳、谋名声、谋利益等的好机会,各方在后方的布局,自然要调整一番,利用好此机会。

至于向蒋校长的汇报,还需要再等一等,林默将安排自己人,下去实地查证一下情况,不是信不过林镇平啥的,而是程序流程需

最新小说: 嫡嫁千金 乱混聚树 游戏?还是哲学? 还说你不是神仙 特工传奇之重明 甄嬛传:穿余莺儿后小厦子是我爹 大清隐龙 换经纪人后,顶流他恃宠而茶 鹰掠九天 修仙界最沙雕的女魔头,竟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