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经林家牵桥搭线,是从国内国外,从政府到私人公司,共同投资并建设,没轮到林家掏太多钱,不过,此事对林家很关键。
这关系到林家未来在后方这些买卖的顺利开展,毕竟,虽然林家尽可能扶持本地企业,减少进口,但完全自主终究不现实,很多关键零件、材料肯定需自外输入。
像石油,它可不仅是燃油,也是化工原料,像合成塑料这些的原料,目前走的路线是煤化工,但林家在国外找人研究,相关的石油化工生产已有眉头,且技术难度比煤化工更低且速度更快捷,这可关系到整个农业、食品工业等的布局。
整个计划,就缺最后那一哆嗦,结果,英国这个搅屎棍跳了出来,这家伙,一直打XZ主意,更别说这计划,还需西康那位把手伸向临近印度的藏南。
因为外部参与者多是美国资本,交涉数次,不论是印英当局还是约翰牛本土,都未松开,甚至还扶持XZ地方势力,跟西康这位斗了几场,甚至这位还处劣势。
当然,对方也并非没留口子,其想让国府承认其炮制的麦线,这不用说,国府肯定不愿意,敢答应,事一旦被爆出去,能被喷死,西康那位及林家,更不敢沾这种事。
但国外合作的资本,可不会替你换位思考,反而因为英国佬的要求,跟他们闹得有些不愉快,要不怎么说约翰牛是搅屎棍呢!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最擅长把别人内部搅得鸡飞狗跳。
当然,很快他就嘻嘻不起来了,林默已有让对方就范方案,既然他们不让修路修油管,那就把石油拉去欧洲,卖给小胡子,看看它更不能接受哪一样?
林默说的是狗大户,谁不知道他家石油多,而这时代,还没探出来,林默自然不可能放过这机会,以黑海伊朗等地出产石油为由头,让林家布局投资。
而正好,大户家,英国佬未能探出石油,把其境内石油独家勘探权卖给了一个美国人,而这位一时半会儿也没探出石油,钱却花得差不多了。
虽然林默不清楚油田位置,但林默手头不缺钱,而且他清楚一定有石油,挖出一定能挣回,所以示意林家投了不少钱。
添了装备,又添了人手,那位大肆勘探,很快便探出了石油,储量巨大、油质好,打出的,还他娘的是自流井。
为不引起怀疑,林家是将中东那位,所有有勘探权的公司或个人,只要愿意的,都投了一个遍,出了油,这些人大受鼓舞,居然还陆续探出了更多油田。
这些人,不少是美资,且美国是最大产油国,闻听消息,其内不少石油资本迅速入局,构成了一个石油利益团,而他们,也是石油管线跟公路的主要海外投资者,当然,其中少不了林家的搓合推动。
但石油挖出来不久,但处境却颇为尴尬,往西的老欧洲市场,要么归本土,要么从美国运,也不算远。
虽然从开采运输成本、油质油价等等考虑,中东的油运过去,照样具有极强竞争力,但这会触及当地市场油商利益,甚至包括利益集团内部不少人。
而往东运,日本所用石油,美国也占极大比率,而中国,美国油商也将手伸了进来,东南亚,除菲律宾之外,都是老欧洲势力范围,自己也出产石油。
至于非洲、南亚这些地区,印度洋还是老欧洲正黄旗势力范围,地球另一端的美国,很难侵占其市场,尤其英国佬,在他的地盘挖出油,就够让他难受的,还怎么可能让你在他的地盘把东西卖了,要卖,那也是以极低的价格卖。
而林家提出的输油管线方案,成功引起利益集团兴趣,虽美国油商在华有份额,但生意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开拓后方生意,侵占小部分的份额,问题不大。
当然,最主要的,是对未来局势的判断,一旦东南爆发大战,海路被截断,那这条管线,便将成为给国统区输送油料的主要路径。
而战端一开,石油需求猛增,那管线流的可就是钞要,这是他们投资建设管线的一大原因,同时,林家的炼油技术、设备,还有油化工的技术及设备研究,利益集团内的人,给了不少便利与帮助,也因此才很快让林家取得成果。
话归正题,林默的反击政府,便是利用中东产的石油,以及利益集团的背景与势力,让英国人不敢在明面搞多少动用,然后用将油运去卖给小胡子为威胁,让其妥协。
毕竟,欧洲各国,虽然表面上还笑嘻嘻,实则背地里早已暗流涌动,尤西班牙内战,德国掺和其中,已让欧洲闻到一股火药味,大量优质石油输送给德国,英国佬肯定更受不了。
且不仅如此,西康那边,林默也准备给他们申请点援助,扶持扶持,把英国佬扶持的地方势力之类给收拾了,免得以后再生枝节。
想想英国佬这搅屎棍,林默心里还是不舒坦,准备也当回搅屎棍,正巧,他那位美食家小表叔,算路程正巧在中东北非那一片。
北非那边,不是还有个地区,蕴藏丰富石油嘛!就是段子人卡大佐所在国,林默准备让小表叔试试,看能不能探出石油来。
探出了,不仅能给小表叔身份添上光环,未采还能给英国佬添堵,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