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反日谍?反不了,难不成还想像南京一样,被人渗透成筛子?所以有此要求,是必然的。
至于不过度插手,毕竞他来此打前站,率先进驻的恃战室、修械所等等,皆与林默关系密切,外部,还有林家之类早早布局,再让林默染指本地站点,在这边的势力就太大了。
当然了,这是林默揣测理解的,戴老板都未说过别插手,不过林默选择这般理解,毕竟,有些忌讳,还是别越线为好。
找上门来,林默将站点主要领导聚到一块,也不废话,直接挑明了前二者,让他们自己主动配合,将相关工作办好。
林默还是挺有威慑力的,先不说传言中,其是戴老板乃至蒋校长的眼前红人,单凭他是情报处本地派系内的灵魂人物,以及前段时间剿匪那一手,便足以让他们不敢造次。
再者,林默也算颇有诚意了,没在背后打暗枪,而是直接把事挑明,在座的,可能会因此有所损失,但也必然有功夫,毕竟林默等人散功童子的名声,早传开了。
虽有所犹豫,也稍微同林默讨价还价了一下,但最终还是依令行事,先对内部开刀,然后带着人,去接受战术、反谍等业务的训练。
这边的事处理妥,并拜访了行营内一些人,协调后续工作,当然,这是场面上的,相关联络沟通工作,处里早已处理妥当,甚至功劳好处这些都进行了分润,林默只是礼节性的拜访。
这些杂事处理好,林默来到了市府,被人带进一间挂着副市长招牌的办公室,里面坐着的,赫然是林默的二叔。
既然后迁,布局川渝,在官场这些上,林家肯定也不可能啥布置都没有,林默二叔林镇德,便在国府将重庆纳入势力范围后,运作来此。
虽然只是副市长,但在林家运作下,权利极大,商业、城建、交通、厂矿这些权力,都由其掌控在手,让林家可在这边,相对安心的布局。
来找林镇德,除了私人关系,以及后续任务,也需借借他的力外,也是为他送助力来的。
虽然相关事宜,是上面下达的决定,但具体执行,肯定需要地方上的配合与协助,而有人引荐搭线与无人引荐搭线,对林默来说不一样,对对方同样如此。
毕竟哪怕功劳、利益已划分,但那也只是笼统的,甚至能否真正落实到位,在他们心里也要打个问号,牵桥搭线,这不就有价值了?
而做为牵桥搭线的人,林镇德不仅能显露他的能量、背景,而这些人落得好处,不说感激,这人情却是得欠下。
至于他们是否会反对这些事儿?可能性不大,毕竟命令是自上而下传达的,反对命令,便意味着同上面对着干,这啥性质?不会这么傻。
暗中使坏的几率也不大,毕竟多是外调而来,哪怕在本地已有利益牵扯,但多半不深,何况这可是政绩功劳,是往上爬的梯子,往外推,那不傻吗?
至于再往下,确实多是本地人,肯定会损害他们的利益,但胆子最大那一撮,基本被林默剿匪剿了或波及了,剩下的,掀不起太大风浪。
商讨妥,没几日,一系列政策便登上了报纸,反对声浪确实不小,但敢跳出来公开对抗的,确是没几个,毕竟可是刚镇压了匪帮。
不过,相关事宜,林默并没有搞雷霆出击,甚至都没大包大揽去干,只是集合各方的人,组建了十来个工作组,进驻小片区域,一步一步开展相关工作,而他的人,则在暗中盯着确保不出差池。
第一片改革区域,是清剿了一股几百人土匪,外加数个规模不小坐地虎的镇域,什么情况不用多说,大户串联,还勾建土匪,本地数成土地皆握于这些人之手,就这,还是因镇内很多是没什么价值的山地,所占据份额才这么少。
田产自然是没收,不过直接落到情报处之手的,仅是一小部分,余下的,需情报处掏钱,从其他参与方手中买来后,才能贷卖出去。
卖出去的钱,一小部分分给协助的部队,大头则是政府拿,不过不是上缴中央,而是本地政府,且钱的使用分配有要求。
其中大部分,要用在当地修路、修桥这些工程上,且工程情报处有监管职责,毕竟这关系全局安排,像往后山中粮食运输成本、矿产开采等等这些。
当然,林默提此建议,于情报处也是有利可图的,开路可以搭配修渠开荒,像在半山腰修条路,搭配一条输水渠,那半腰往下的山田荒地,完全可以变成水田,这其中的价差可不小。
这事儿,情报处自己干,犯忌讳不说,花费也不会低,分的那点钱可不够看,林默如此安排,是希望从地方乃至上面撬出更多资金,哪怕各方识破且对此不满,情报处也可自己掏修渠的钱,反正在路上修条渠,可比自家开山劈道省得多。
当然,本地并非没有其他地主,一些,是所在相对偏僻,有大山、深谷、河流之类阻隔,这些人的手没有伸过去,不过多数都只算小地主的范畴。
不过,也有三家比较大,两家是同姓多、宗族强,内部相对团结,也属有势力的,另一家,则有不少出息子弟,从政从军的不少,属于有势力背景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