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文章?”
徐顾煜算是很了解林默的,开始还误以为是纠缠之前的话题,但细想一下,便排除并猜到他在打什么主意了。
“河合正二背后,肯定站着一批身份不简单的人,大概率是日本那些老贵族、世家跟豪门之类,服用婴丹之人的身份也绝不一般。
这案子,被我们连根捣毁,便等于捏住了这些人,甚至日本的三寸,他们轻易绝不会让这些事情被曝光出去,不说谈什么条件,至少不敢无上限逼迫我们。
眼前的好处,学运一事会好处理得多,否则日本人真在背后不摆休的搞事,那平息下南京的,指不定上海又生事,再摁下去,还有北边南边,早晚会拖垮咱们。
长久的好处,我们能将之前对日谍展开的行动,因此而在日本那边积压的怒火这些,压下去甚至做切割,以此为质,让日本人有所忌惮顾忌。
谈和之类的,不用想也不能去信,这点很重要,我们不能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他们有捂住盖子的意愿,但也要看付出的代价。
若代价太大,大不了捅出来,他们咬死不认,说我们栽赃嫁祸,再付出一些代价压住舆论,或冷处理让时间将此事遮掩,那时我们可就鸡飞蛋打,甚至招致其的狠辣报复。
最好的结果,便是默契不提,我们不透露,日本方面也不多用盘外招针对我们,让双方情报阵线的交锋,回归正常,也就是在水面下暗斗,但不搬到台面上来。”
林默解释了自己的想法,还特意多提了下,这事不能搞太过,免得鸡飞蛋打,以此避免上面有人对此生出不切实际的想法。
“…放心…”徐顾煜给了一个安心的眼神,道:“此事若成,情报处面临的最大隐患危机便能大致消除了,我知道该怎么处理。”
谈完这些,徐顾煜也没心情再留林默了,让他按谈的去准备,便带上林默带来的报造这些,匆匆离开,肯定是去找戴老板汇报并做安排。
林默倒是没有立马走人,先去了张宏鑫那边一趟,了解了近期所收集的各种情况、线索等,他的计划一环扣一环,出点问题很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对各方近期状况,必须有个相对全面的了解。
林默也确实收获不小,结束之后,林默也没回临时办公点,而是往修械所、林氏商贸行等地,找人做了一番安排跟准备。
而在外面,伴随时间流逝,对政府不满的民意,声量愈发宏大,矛盾与不满,也在政府方面的应对失利下,迅速积攒。
当然,问题也不能全赖在政府头上,有些要求没法办,有些要求对接的人做不了主,甚至他们都不敢张口胡许诺,结果引起更多的不满。
而有些情况,又并非能单纯以对错来说,像一些回应,完全可以多角度解读,然后得出截然不同的结果,甚至刻意曲解等等,反正最终都得到对政府不力的结论。
国府确实不值得被信任,但矛盾这般迅速的被激化,也明显有些不同寻常,至少情报处及警方,都意识到了问题,也都在想尽办法将其消弭。
可惜,这些尝试最终都做了无用功,三日后,南京不少大学、中学的学生,汇同外地赶来的一些学生开始汇聚,向政府甚至日本人施压要求将河合正二审判啥的。
林默也四处奔走做着准备,尤其张宏鑫乃至王鹤峰这边,林默一天二三次,前来了解南京及各地眼下情况。
还好,目前对于此事,反响较大的,主要是江浙一带大中城市的学生这个群体,而且多数的活跃人员,最近几日多半汇聚到了南京,应该不至于引发全国性运动。
……
“…交出凶手…交出凶手…”
“…惩办凶手…惩办凶手…”
“…收回治外法权…收回治外法权…”
“…抗日救亡…抗日救亡…”
“…打倒日本侵略者…打倒日本侵略者…”
三日后,在警察的再一次回复时,被认为是糊弄拖延后,有人不满动手,紧接被抓,予盾一下子被彻底激化,早已聚集的人潮,纷纷走上街头,学运爆发。
军警这些肯定出动了,一方面维持秩序,并盯住了,以免有人鼓动冲击一些重要地方,也避免闲杂人等掺合进来,趁机浑水摸鱼。
当然,这些人也被警告过,不得胡乱动手,动枪更不允许,甚至少数有子弹的枪,装填的也是非致命的橡胶弹。
只不过嘛!下令是一回事,结果又是另一回事,矛盾肯定是会被激化的,只不过是早睌的事,除非事端尽早平息。
情报处这边,目前并没能立即介入此事,只是派人盯着,监视甚至控制一些行为可疑之人,并对此进行调查。
当然,情报处也在积极的活动着,像与特工总部等人顶牛,咬死此事背后有日本人在扇风点火,要求让他们正式介入处理此事。
但特工总部也顶着来,不知是想借此好不容易的机会,让情报处栽个跟头,还是说,担心情报处以此为由,向他们的地盘,即红党相关事宜中插手。
倾向于前者,毕竟情报处正跟日本人斗得火热,形势不是很好,谁有那个心情,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