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东将名单上的电话逐一拨出,旧部们的反应各异,但核心都是积极的。
最后,张卫东将沟通情况、每个人的意向以及他建议的岗位初步安排,整理成一份详尽的报告,附上每个人的履历和评估,通过绝密渠道直接呈报给了大长老和中央组织部。
如此浩大的一个干部调动,牵扯多个省份,多个部门,再加上对这些人员的调查,工作量之大,张卫东早有预料。
报告送上去后,即便是张卫东,内心也难免有些许忐忑。
这毕竟是一次大规模、跨地域、跨系统的人事调动建议,涉及多位在任厅局级、县处级干部,其敏感性和复杂性不言而喻。
所以,张卫东已经做好了长时间等待甚至需要进一步说明和争取的准备。
然而,中央对科技特区支持的力度和效率出了他的预期。
仅仅三天后,一份带有中央组织部鲜红印章和编号的《长三角科技特区特殊人才调配函》的批复文件副本,就摆在了张卫东的办公桌上。
文件原则同意了他的全部请调名单,并明确指出:“特区建设事关国家战略全局,时间紧,任务重,特事特办。
所涉人员原单位须无条件支持,配合办理相关手续,确保相关人员一周内到位。
具体职务由科技特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筹)根据工作需要先行安排,按程序后续备案。”
几乎是同时,刘明、赵非、郭栋等人的电话接连打了进来,语气中都带着震惊和兴奋。
“卫东(东哥张书记)!
中央组织部的特调函直接到省(市)委了!
效率太高了!”
“老领导拍着我肩膀说,让我去特区好好干,别给原单位丢脸!”
“这边手续一路绿灯,我明天就能动身!”
……
旧部们纷纷报告着调令下达的迅捷和原单位的配合态度。
显然,中央的意志得到了不折不扣的执行,特区建设的优先级别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面对这些反馈,张卫东心中大定,立刻让臧力力协调总部后勤部门,提前准备好这些“老战友”
的住宿、办公条件以及相关的保密协议、入职手续等。
一周之内,名单上的众人,除极个别因手头工作交接特别复杂需延迟两三日外,其余人员全部准时报到。
盛世科技总部一间临时改为会议中心的大厅内,济济一堂。
刘明、赵非、郭栋、陈梦娇、焦红梅、韩兆磊、陈大江、梁高伟、赵永志、唐科学、萧然……这些来自天南地北、曾在不同战线与张卫东并肩作战的干将们,此刻因同一个使命重新汇聚在张卫东的麾下。
看着台下这一张张熟悉而充满干练气息的面孔,张卫东心潮澎湃。
他站在主席台上,没有过多的寒暄,背后的电子大屏亮起了科技特区的宏伟规划图。
“同志们,老朋友们!”
张卫东的声音沉稳而有力,“欢迎大家来到江城,来到科技特区建设的最前沿!
客套话不多说,时间宝贵。
把大家从五湖四海、从各自熟悉的岗位上请来,不是因为这里官更大、待遇更好,而是因为这里有一项前所未有、挑战极限、但必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等着我们去完成!”
张卫东简短的一段开场白,顿时引来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这是老朋友们自内心的欢呼。
他们再一次感受到了张卫东的那份真诚和期待。
张卫东控制着激动的心情,压了压手,接着又简要的重申了特区的战略意义和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随即话锋一转,进入了实质性的岗位任命和工作部署:
“刘明同志,任命你为特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兼任综合协调局局长。
你的任务是帮我协调上下、沟通左右,理顺特区与三省一市各级地方政府、各部委派驻机构的关系,确保政令畅通,解决建设过程中的各类跨区域、跨部门难题。
你是我们的大管家,也是润滑剂,更是防火墙!”
刘明起立,神色凝重地点头:“明白,保证完成任务,绝不辜负信任!”
“赵非同志,任命你为特区纪律检查与审计监察工作组组长,负责特区内部纪律监督、反腐败预警、重大项目审计以及内部安全调查。
特区的每一分钱都要用在刀刃上,每一个干部都要经得起考验。
给你尚方宝剑,遇事可直接向我汇报!”
赵非站起,身体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