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王越在庆功宴上举杯:“卫东,你这招太绝了!
白宫刚来合作意向书,愿意用航天材料技术交换农业算法。”
“这才刚开始。”
张卫东望向窗外的星空,“当全世界科学家都为一个目标努力时,人类才能真正走向星辰大海。”
他掏出震动不停的手机,最新消息来自中科院:“量子通讯卫星‘寰宇一号’测试成功,请求命名建议。”
张卫东微微一笑,回复了两个字:
「为公」
……
“寰宇一号”
量子通讯卫星射成功的消息,像飓风一样席卷全球科技界。
《自然》杂志罕见地用整期专题报道华国量子科技,标题赫然是《从农田到星空:一个华国官员的科技革命》。
封面照片上,张卫东站在麦田里仰望星空的背影,与太空中“寰宇一号”
的轨道示意图重叠在一起,构成一幅震撼人心的画面。
白宫椭圆形办公室里,总统将这份杂志摔在桌上:“谁能告诉我,为什么我们的量子实验室每年烧掉80亿美元,却连个农业卫星都造不出来?”
国家安全顾问擦了擦汗:“据中情局分析,张卫东可能掌握某种越现有科学体系的方法论……”
“那就去学!”
总统拍案而起,“通知nasa,立即启动与中方的航天合作。
等等——”
他突然压低声音,“先让那个迈克尔去接触张卫东,他女儿不是被中方救过吗?”
三天后,江城航天控制中心。
张卫东正在听取“寰宇一号”
的次数据传输报告,臧力力匆匆进来:“东哥,中情局的迈克尔在接待室,说是代表nasa来谈合作。”
王哲闻言立即紧张起来:“要不要先晾他几个小时?”
“不必。”
张卫东合上文件,“带他去三号观测台。”
三号观测台是全透明玻璃结构的球形建筑,可以360度俯瞰整个航天基地。
迈克尔走进来时,正看见张卫东独自站在星空投影下,整个人仿佛漂浮在银河中。
“张先生。”
迈克尔用生硬的中文开口,“我代表……”
“莉莉的心脏手术很成功。”
张卫东突然转身,用流利的英语说道,“她现在应该在上芭蕾课?”
迈克尔浑身一颤,公文包差点脱手——他女儿今天的课程表是绝对隐私!
张卫东递过一杯茶:“别紧张,我只是有个提案。”
他点击控制面板,星空投影突然变成地球实时图像,“‘寰宇一号’的量子密钥分系统,可以开放给国际空间站使用。”
“什……什么条件?”
迈克尔声音干。
“两个要求。”
张卫东竖起手指,“第一,共享近地轨道太空垃圾数据;第二——”
他意味深长地笑了,“让莉莉来华国参加青少年航天夏令营。”
迈克尔瞪大眼睛。
这算什么条件?简直像是……像是长辈对晚辈的关怀?
“还有个小礼物。”
张卫东推过一份文件,“莉莉上次骨髓移植后的排异反应治疗方案,我们的医学团队有些建议。”
文件第一页贴着莉莉的照片,下方工整地写着中文:“天下孩子,皆我子弟。”
迈克尔的眼眶突然红了。
他想起那个华国骨髓捐献者说的话:“生命无国界”
。
一周后,国际空间站次通过“寰宇一号”
量子网络与地面连线。
直播画面里,中美俄三国宇航员共同展示着一张合影——照片上的张卫东站在一群孩子中间,正指着星空讲解什么。
最前排的莉莉·陈举着自制火箭模型,笑靥如花。
东瀛相官邸,安倍盯着电视画面,突然对幕僚说:“把防卫省那份《对华科技遏制纲要》烧了。”
“可是阁下……”
“没看见吗?”
安倍指着屏幕上三国宇航员握手的画面,“新时代的规则已经变了。
通知文部科学省,明年起中文列入小学必修课。”
千顶城红场,总统先生在私人会议室里反复观看“寰宇一号”
的射录像。
当镜头扫过控制中心里年轻的华国工程师们时,他突然按下暂停键。
“谢尔盖,我们的孩子在学习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