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明:我鄢懋卿真的冒青烟 > 第161章 十全奇谋【求月票】

第161章 十全奇谋【求月票】(2 / 3)

里面共有三部分关键人物:

第一部分,是以刑部给事中李凤来牵头的一众言官。

不过这些人倒并非针对郭勋,而是推出了一门针对所有京城权贵的地图炮;

第二部分,是以郭勋为代表的一众京城权贵。

不过从奏疏上的纸面数据来看,这道奏疏针对就是郭勋一人,因为其他人侵占百姓利益的程度,尚且不及郭勋的零头;

第三部分,则是以都察院左都御史王廷相为首的五城御史集团。

他们显然也是有的放矢。

否则以大明目前这种拉出十个官员权贵来枪毙,最多只有一两个冤枉的情况,怎么可能只有郭勋一个人高居榜首,还以断崖式的幅度超越第二名

鄢懋卿有理由怀疑。

这是有人故意营造出了这样的局面,用于试探朱厚熜的态度,或是逼迫朱厚熜做出让步。

毕竟现在整个京城的官员都知道郭勋如今正领了皇命在大同办事,而且是关乎鞑虏今后多年安稳的大事。

如果这时候郭勋出了事,朱厚熜自然就只能被迫换人。

而换人就有可能导致前后衔接不畅,影响鞑虏边事的平稳推进,甚至是谁都没有违法违规,最终却将好事办成了坏事。

这种情况下,朱厚熜自然就成了“一根筋变成两头堵”。

不办郭勋。

那就是包庇亲信,背负昏君骂名不说,也不能对其他的权贵动手。

办了郭勋。

招降鞑虏的事可能就办不成,多年后依旧背负昏君骂名,也无力借助通贡之事改变朝廷现状。

而最希望促成这种局面的,无非也是三部分人:

正因此前那箱被朱厚熜在早朝上烧掉的账目,而不得不配合郭勋行事的一部分边将与北方边境的世家商贾;

京城像郭勋一样曾大肆侵占百姓利益的权贵;

希望继续维持朝廷现状,维护自身权益的既得利益官员集团。

鄢懋卿觉得自己能够看明白的事情,朱厚熜肯定不可能看不明白。

所以这回朱厚熜才会又拉下脸来,命他以义子的身份,想办法用些“见不得人”的办法拉郭勋一把。

这对朱厚熜来说,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说白了,就是让鄢懋卿站出来替他背负这口又大又圆的黑锅……

“这怎么能行”

鄢懋卿在心中啐了一个。

他的“鄢党”才刚刚起步,而且是以信仰先行的英雄流。

这一波搞下去,他的名声一坏,信仰自然崩塌,“鄢党”还怎么维持的下去

日后还如何在朝堂上给呼风唤雨的朱厚熜漏雨,如何众志成城引起朱厚熜顾忌,助力他有朝一日致仕回乡

除此之外。

鄢懋卿还从这道奏疏中,筛选出了一个关键人物中的关键人物。

此人不是旁人,正是左都御史王廷相!

这个人在史书中的名声还算不错,说他廉洁奉公、学识渊博,慎明刑狱,秉直不阿。

他执掌都察院多年,在国家的教育、防务、反腐、律法和军事上都有不少建树。

尤其是提督团营的过程中,还将京畿驻军的徭役、贿赂、空缺等问题摆到了台面上,积极改革制度,的确起到了一些作用。

另外。

他还是朝堂中极少数批判程朱理学为伪儒学,批评阳明心学为异端,也否定佛教道教。

主张“气学”,并在“气一元论”基础上创立心学的思想家。

他的主张在鄢懋卿看来,是这个时代最为科学的主张,已经进入了神灭无神论、辩证思想和唯物主义的范畴。

从这些史料来看。

鄢懋卿觉得王廷相在这次事件中就算有些个人私心,八成也是被人当了枪使。

须知去年朱厚熜执意退隐,命年仅四岁的太子监国时。

先有太仆寺卿杨最被廷杖打死,百官噤若寒蝉,便只有王廷相一人依旧冒死进谏,陈明利害关系。

可以说朱厚熜最后放弃退隐想法,王廷相功不可没……

而且据史书记载。

历史上郭勋下狱之后,王廷相也没好果子吃。

因为朱厚熜后来下令释放郭勋,而夏言却又假传圣旨扣住不放,千方百计罗织郭勋的罪名,眼前这道奏疏便应该是在那个时候出现。

这就让朱厚熜开始怀疑夏言与王廷相互相勾结,尤其是那些都察院的御史都是受了王廷相的指使攻讦郭勋,因此怀恨在心。

所以在郭勋下狱之后不久。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 我在秦时做丞相 还和不和离了 贞观无太子 我是龙傲天他惨死的爹[穿书] 俯仰人间二十春 镇御大明 大明杀神:开局砍翻北疆鞑子 大唐:挨骂就变强,气哭李世民 每日一卦,我搜山打猎粮满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