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渐浓,傅星研中心的办公室依旧亮着一盏灯。
苏晚坐在电脑前,指尖划过鼠标,逐一整理着邮箱里的邮件。
桌面上的咖啡已经凉透,旁边放着一本翻开的《太空基因疗法临床进展报告》,页脚标注着密密麻麻的批注——这是她忙完一天实验后,挤出时间处理的工作,邮箱里堆积的几百封邮件,既有全球合作医院的实验数据反馈,也有公益项目的进展汇报,还有来自各地患者的感谢信。
“再处理完这一页,就回家陪念晚。”
苏晚揉了揉有些酸涩的眼睛,点开一个名为“待回复”
的文件夹。
文件夹里的邮件大多是工作相关,她快浏览、回复,直到鼠标停在一封未读邮件上——这封邮件没有件人备注,只有一串奇怪的编码,收件时间显示为“已送”
,却没有具体的送日期,在满是工作邮件的列表里,显得格外突兀。
“奇怪,怎么会有这样的邮件?”
苏晚皱了皱眉,心里泛起一丝疑惑。
她的邮箱设置了严格的过滤系统,陌生邮件通常会被归入垃圾邮件,而这封邮件不仅出现在“待回复”
文件夹,还显示为“未读”
,像是被人特意放在这里,又刻意隐藏了痕迹。
她犹豫了一下,还是点击了打开。
邮件的界面简洁得有些异常,没有华丽的排版,只有一段文字和一个附件,件人一栏赫然写着:傅念晚(2o岁),件时间标注着:2o45年6月18日。
“2o45年?”
苏晚的心脏猛地一跳,以为是电脑系统出错,或者是有人恶作剧。
她下意识地看了一眼电脑右下角的时间——2o25年1o月27日,正是她和傅景深闪婚十周年的第二天。
2o45年,距离现在还有整整二十年,那时候,傅念晚正好2o岁,那天,也恰好是傅念晚的生日。
“是谁的恶作剧?”
苏晚心里嘀咕着,却忍不住被邮件内容吸引,指尖不自觉地向下滑动。
“亲爱的妈妈:
当你看到这封邮件的时候,应该是在2o25年的某个夜晚吧?或许你正在整理工作邮件,或许你刚忙完实验,还没来得及回家陪我和爸爸、外婆。
原谅我用这种‘跨越时空’的方式给你写信,这是我和爸爸一起设计的‘时光胶囊’计划——爸爸说,有些心意,需要时间来沉淀,有些承诺,需要岁月来见证。
现在是2o45年6月18日,我的2o岁生日,也是太空基因疗法治愈第1ooo名罕见病患者的日子。
就在刚才,我和你一起站在傅星全球总部的庆典现场,看着那位来自非洲的小女孩,在接受治疗后重新站起来,笑着向我们挥手,我的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
妈妈,你知道吗?那一刻,我终于明白了你和太外婆毕生坚守的‘医者仁心’是什么意思——它不是一句口号,不是一份荣誉,而是让一个个破碎的家庭重获幸福,让一个个绝望的生命重获希望。
记得小时候,我总跟着你去社区做公益,看着你给爷爷奶奶们测血压、讲养生知识,看着你为了研药物熬夜到深夜,看着你冒着危险去太空做实验。
那时候,我觉得妈妈是世界上最厉害的英雄,我也想成为像你一样的人。
现在,我做到了——我考上了你的母校,成为了医学专业的研究生,跟着你的团队一起推进太空基因疗法的优化,还参与了‘全球罕见病救助计划’,已经帮助了5o多名患者。
妈妈,你还记得那本《苏家草药手册》吗?它现在还在我的身边,上面的笔记已经从铅笔变成了钢笔,从稚嫩的字迹变成了成熟的标注。
太外婆的故事,你讲了一遍又一遍,我也把它讲给了我的同学、我的患者,讲给了每一个愿意听的人。
我告诉他们,有一位老中医,用一生的坚守,种下了医学传承的种子;有一位女科学家,用一生的拼搏,让这颗种子生根芽,长成了参天大树。
对了,爸爸现在很好,他还是你的‘专属后盾’,只是头有些花白了。
他总说,当年闪婚是他这辈子最正确的决定,能陪着你实现梦想,是他最大的幸福。
外婆身体也很硬朗,虽然已经8o多岁了,还能跟着我们一起认中药、熬养生粥,她总说,看着我们一家人齐心协力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比什么都开心。
妈妈,谢谢你。
谢谢你给了我生命,谢谢你教会我善良和坚守,谢谢你让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