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大会堂的金色大厅里,国徽高悬,灯光璀璨。
红色的地毯从门口一直延伸到领奖台,两侧摆满了盛开的牡丹,空气中弥漫着庄重而热烈的气息。
今天,这里正在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全国顶尖的科研团队、科学家齐聚一堂,接受国家的表彰——而傅星集团的“太空医学实验室”
项目,凭借在太空适应剂研、罕见病基因机制探索、太空抗肿瘤新现三大领域的突破性贡献,荣获“国家重大科技进步奖”
一等奖。
苏晚穿着一身剪裁得体的白色西装,胸前别着外婆的月见草胸针,站在傅星研团队的最前排。
她的身边,是穿着深色西装的傅景深,两人的眼神里都透着难掩的激动与骄傲。
研团队的成员们穿着统一的蓝色工装,脸上带着抑制不住的笑容,手里紧紧攥着入场证——为了这个奖项,他们熬了无数个通宵,经历了无数次实验失败,从南美雨林的星尘真菌采集,到太空站的风险实验,再到全球临床验证,每一步都走得异常艰难,却也无比坚定。
“现在,有请国家重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获得者——傅星集团太空医学实验室团队上台领奖!”
主持人的声音透过音响传遍大厅,全场立刻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苏晚深吸一口气,和傅景深、李博士等核心成员一起,迈着坚定的步伐走上领奖台。
国务院领导亲自为他们颁奖章和证书,奖章是纯金打造的,上面刻着“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字样,背面是象征科技创新的齿轮和星辰图案;证书上的字迹工整有力,记录着项目的核心成果和团队的贡献。
“苏晚同志,傅景深同志,你们的团队用科技创新,为我国的太空医学、罕见病防治事业开辟了新的道路,为全球医疗公平做出了重要贡献,国家感谢你们,人民感谢你们!”
领导的声音温和而有力,充满了肯定与期许。
“谢谢领导!
这是我们团队的荣幸,也是我们的责任。
我们会继续努力,攻克更多医学难题,不辜负国家和人民的信任!”
苏晚双手接过奖章和证书,深深鞠躬,声音带着一丝抑制不住的哽咽。
台下的掌声更加热烈,不少科学家都站起来鼓掌致敬。
傅念晚坐在观众席里,穿着粉色的小礼服,举着一个写着“妈妈最棒”
的牌子,兴奋地蹦跳着,旁边的苏母笑着擦去眼角的泪水,脸上满是欣慰——苏家的医学传承,终于在苏晚这一代,登上了国家最高的科技殿堂。
领奖结束后,苏晚作为团队代表,上台言。
她握着话筒,目光缓缓扫过台下的观众,眼神温柔而坚定:“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前辈,各位同仁,大家好!
今天,能代表傅星太空医学实验室团队站在这里,我心里满是感动和感恩。
这份荣誉,不属于我一个人,不属于傅星一个企业,而是属于所有为中国太空医学事业奋斗的科研工作者,属于支持我们的国家和人民,更属于每一位期待健康的患者。”
她抬手抚摸着胸前的月见草胸针,声音带着深情:“我的外婆是一名老中医,她一辈子守着一间小药铺,用草药救了无数穷人的命。
她教会我,‘医者仁心,科技向善’。
正是带着这份初心,我们团队从中药创新出,一步步走向太空医学领域——我们研的太空适应剂,让我国航天员在太空安全驻留时间大幅提升;我们现的太空基因活性提升机制,为罕见病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我们意外观测到的太空肿瘤抑制现象,让抗肿瘤药物研有了新的方向。”
苏晚的声音陡然提高,充满了力量:“这些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国家的支持,离不开团队的拼搏,更离不开那些信任我们的患者。
在桑比亚,我们用中药和现代技术结合,缓解了当地儿童的罕见病症状;在全球,我们的罕见病预测试剂让12万名患者早现、早治疗;在太空站,我们冒着生命危险,完成了一次又一次极限实验。
我们始终相信,科技的终极意义,是守护生命;医学的终极目标,是让每个人都能健康地活着。”
她的言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台下响起持久而热烈的掌声。
不少老科学家红着眼眶,对这个年轻的团队充满了敬佩——他们不仅有顶尖的技术,更有宝贵的初心和担当。
就在这时,主持人走上台,宣布了一个更令人振奋的消息:“为支持傅星集团继续推进太空医学研究,